在死亡临近或危急医疗情况下,可能会经历意想不到的强烈主观体验。
背景
到目前为止,少数关于濒死体验 (NDE) 的前瞻性研究仅在重症病房 (ICU) 的同种病因患者中进行,例如心脏骤停或外伤幸存者。这项为期 1 年的前瞻性和单中心研究的目的是调查 ICU 幸存者(所有病因)中濒死体验的发生率以及可能影响其频率的因素,并评估入组后长达 1年生活质量。
方法
我们招募了在 ICU 停留时间较长(> 7 天)的成年人。在出院后的前 7 天,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都在面对面的 NDE 访谈中使用 Greyson NDE 量表、使用解离体验量表的解离体验以及使用 WHOQOL-SRPB 的灵性信仰进行评估。前瞻性地收集医疗参数。纳入后 1 年,通过电话联系患者,使用 EuroQol 五维问卷测量生活质量。
结果
在包括的 126 名患者中,19 名患者 (15%) 报告曾经历过 Greyson NDE 量表确定的 NDE(即截止分数≥ 7/32)。在单变量分析中,机械通气、镇静、镇痛、入院原因、主要器官功能障碍、抑郁和精神倾向与濒死体验出现有关。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中,只有解离和精神倾向强烈预测了濒死体验的出现。一年后 (n = 61),濒死体验与生活质量没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
NDE 的召回在 ICU 中并不罕见。在我们的队列中,认知和精神因素超过医学参数作为濒死体验出现的预测因素。
背景
在死亡临近或危急医疗情况下,可能会经历意想不到的强烈主观体验。这些所谓的濒死体验 (NDE) 是意识断开的事件(即,外部世界的并发体验不存在或非常有限的心理内容),可以通过原型特征,例如外在-身体体验。随着过去几十年重症监护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在重症病房 (ICU) 中存活下来并报告了此类 NDE。ICU 中的患者可能面临潜在的身体应激源,例如炎症、高儿茶酚胺水平,与触发 ICU 入院的原发性器官衰竭无关。这些都是濒死体验的潜在诱因。除了这些(神经)生理因素之外,还提出一些认知过程来触发濒死体验,例如解离倾向。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行前瞻性研究来调查所有病因的 ICU 幸存者的濒死体验发生率。这项单中心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在 ICU 延长住院期间幸存下来的患者中濒死体验的发生率。次要目的是寻找可能影响濒死体验频率的医学和认知因素,评估一个月的濒死体验记忆,以及评估濒死体验对生活质量的1年影响。这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在长期住院后从 ICU 出院的患者中,NDE 的发生率为 15%,无论他们幸存的是何种危重疾病。这一发病率与在心脏骤停幸存者中观察到的10-23% 的发病率一致,但高于报告一般人群中 4-8% 患病率估计的研究。在单变量分析中,我们观察到七个变量与濒死体验的出现有关;然而,只有更高频率的解离症状和更好的精神和个人幸福感才是使用多变量分析回忆濒死体验的最强预测因素(图1)。然后可以合理地假设,分离状态的倾向以及精神信仰和实践使人们在暴露于某些生理条件时更有可能报告濒死体验。这证实Greyson 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濒死体验人群中有更多(非病理性)解离症状。正如 Noyes 和 Slymen 所建议的,解离将为面临潜在危险的人们提供不那么令人痛苦的“现实”。这也与以下假设一致,即濒死体验在面临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可能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益处。精神健康也是一种重要的应对资源。然而,人们认为仅用心理过程来解释濒死体验是不可能的。没有证据不是缺席的证据。目前的文献一致认为,有几种神经生理学机制会引发濒死体验。显然,不可能客观地确定在入住 ICU 期间究竟是什么时候经历NDE,以及 NDE 是否与导致入住 ICU 的初始事件或 ICU 入住期间的后续事件有关。这可以解释没有发现任何记录的生理参数是 NDE 的风险因素。一年后,与 ICU 相关的 NDE 与测量的 HRQoL 没有显著相关性。同样,对危及生命的情况的感知并没有受到先前发生的 NDE 的事后影响。最后,对于我们所有的患者,Greyson 总分在 1 年后没有改变。濒死体验通常被报告为转变并且可能与负面情绪相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就唤醒时的任何潜在记忆采访患者具有临床意义。
需要承认一些局限性。首先,经历过濒死体验的患者数量有限。这可能会限制对 NDE 风险因素的分析,并更可能导致假阴性。然而,对于典型的濒死体验,其经历未达到经验证临界分数 7/32 的患者未被归类为濒死体验经历者,并且一些患者可能否认或忘记了经历过濒死体验。第二,大量的比较增加了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然而,问卷的个体比较的显著性水平远低于 0.05 的阈值,从而降低了误报的可能性。最后,没有对入住 ICU 期间的谵妄进行常规评估。目前尚不清楚谵妄是否是濒死体验的危险因素。总之,我们观察到 NDE 发生率为 15%,并且认知和精神参数作为 NDE 出现的预测因素超过了医学参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在更大的队列或更短的 ICI 停留时间的幸存者中证实这些发现。
Rousseau et al. Critical Care (2023) 27:76 https://doi.org/10.1186/s13054-023-04348-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