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第二波疫情高峰会不会“来”闽?哪些人是重症高风险人群?《福建卫生报》社举办研讨会独家“揭秘”

2023-02-27 17:24   福建卫生报

专家们提醒,轻中度并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等患者需尽早治疗,出现症状的患者应尽早抗病毒治疗,非重症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的新冠患者的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症状出现后5天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2月26日,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政策和诊疗方案研讨会在福州举行。研讨会由《福建卫生报》社主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邀请到福建多名医疗专家、疾控专家就新冠病毒乙类乙管后疫情走势、治疗、用药及高危人群的识别等展开探讨。

14661677452727896

新冠病毒乙类乙管后,福建于12月中下旬迎来第一波感染高峰。此后,第二波感染高峰是否会来临,什么时候来袭,成为福建群众十分关心的话题。

当天,福建省卫健委副主任、省疾控局局长张国安为研讨会致辞,并介绍了当前福建最新的疫情情况。

63371677452728018

他介绍,截至2023年2月24日,全省累计人群感染率约为83.12%,日新增感染率已连续33天低于0.01%。福建本土主要流行株仍为BA.5.2、BF.7分支;从输入性感染者中发现了XBB、BQ、CH等关注毒株,但未发现本土传播感染。目前福建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已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

他同时也带来了专家的预判分析:福建可能发生第二波疫情,高峰可能在今年5、6月份出现,强度将显著低于第一波。

65781677452728125

福建省立医院院长陈刚主持研讨会

85211677452728235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张尉主持讨论交流会

在研讨会上,福州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晓阳带来了《乙类乙管后疫情监测与走势分析》,他同时指出今后防控的重点有这四个方面:

一是全力救治重症患者,着力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医疗物资保障;二是推动高质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和应急救治物资下沉到农村,确保农村有病看得上,有药用得上;三是坚持多病共防,加强对养老机构、学校等聚集性场所的健康症状监测,确保不发生聚集性疫情;四是持续做好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动态掌握疫情流行趋势和病毒株变异等情况。

82121677452728343

福建省立医院谢宝松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公平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湘琦教授三位医疗专家则分别带来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方案(试行第十版)解读》、《新冠高危人群的识别》、《新冠感染抗病毒药物应用》的授课。

86841677452728450

56331677452728559

67931677452728668

其中,他们对临床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救治疑虑、用药选择等实用知识的详细讲解,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尤为珍贵,为临床救治提供了重要的指南,吸引现场观众频频举起相机拍下课件。

同时,三位医疗专家也讲到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知识。其中包括65岁以上老年人进展为重症的风险是19岁以下人群的20.42倍,此外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人群及免疫功能缺陷、肥胖(体质指数≥30)、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妇女、重度吸烟者也是重症高风险人群。

专家们提醒,轻中度并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等患者需尽早治疗,出现症状的患者应尽早抗病毒治疗,非重症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的新冠患者的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症状出现后5天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研讨会上,张晓阳主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柴大军、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彭小松还围绕“乙类乙管后的防控措施与乙类甲管的异同点”展开讨论交流,同时两位副院长还分享了医院抗疫管理的宝贵经验。

68451677452728798

15661677452728905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 邓剑云

编辑:兜兜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疫情,乙类,防控,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