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口腔护理应该怎么做?
危重病人的口腔护理,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现实命题。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重要通道,也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之一,保持口腔清洁对于昏迷、高热、禁食、气管插管、气道开放、长期鼻饲等重症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对预防吸入性肺炎、口腔溃疡、清除口腔异味、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口腔护理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中也更加注重个体化和操作的多样化。
1.常见的两种口腔护理方法
①传统口腔护理法(口腔擦洗)
用法:打开口腔护理包,用镊子夹取含有无菌溶液的棉球,用弯血管钳拧干棉球,依次擦洗牙齿的外侧面、 内侧面、咬合面等。
优点: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缺点:棉签吸水后表面光滑,与牙齿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小,不易擦净咽喉痰液及分泌物;昏迷、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还易引起误吸 而致肺部感染。
应用:笔者所在的监护室将棉球更换为纱布,纱布有孔且表面粗糙,能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在移动时能更好地刮除口腔黏膜及牙齿表面的附着物,从而起到很好的清洁效果。
②新型口腔护理法(口腔冲洗)
用法:采用电动牙刷蘸生理盐水刷牙加用负压吸引口腔内的分泌物,即抽吸式刷牙法,刷头顶部、背面分别有一吸水孔,刷柄有抽吸管道抽吸时用手拇指堵住开口即可抽吸。
优点:有效清除牙菌斑、口臭,预防口腔溃疡和吸入性肺炎,操作时间短,清洁彻底,适用于吞咽功能障碍及昏迷患者。
缺点:费用较高,加用负压易损伤口腔黏膜,造成二次损伤。
2.常用的口腔护理液
①传统口腔护理液:常选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朵贝氏液;
②预防口腔感染:0.5%的甲硝唑溶液临床效果优于朵贝氏液及3%过氧化氢;含有效碘500 mg/L的碘伏护理液与生理盐水也可有效预防感染;
③清除口腔致病菌:0.1%氯已定含漱液、康复新液、朗清漱口液有明显效果;
④除臭、防止口腔溃疡:碳酸氢钠液、碘伏、口泰液均优于生理盐水,其中碘伏为危重病人首选;
⑤个体化需求:研究表明,绿茶液用于糖尿病病人口腔护理,病人口感好,无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使用10%的柠檬水为老年病人进行口腔护理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般重症病人大部分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口腔pH值偏酸性,一般情况选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可根据病人口腔pH值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漱口液。
小贴士: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
临床上由于气管插管及牙垫的存在、工作繁忙等因素,护士往往采取快速擦洗的方法,而忽视了口腔护理的效果,对于此类患者来说,口腔护理除了清洁作用外,也是为了预防机械通气性肺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腔护理液为生理盐水,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咽部寄居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生理盐水并不适宜气管内口腔环境,无杀菌作用,只能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研究表明,3%双氧水+0.02%呋喃西林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以擦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可减少或控制口咽部细菌寄居数,预防或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临床中没有特定的口腔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方法、口腔护理液,对重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预防口臭、口腔溃疡、口腔感染的同时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体现高效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肖文 单位: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参考文献:
[1]廖婵娟.重症脑卒中患者口腔护理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02.217-218.
[2]周萍.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1.6.63-66.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