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援非医师:兴化史晓莹惊心动魄的一天
2月16日,对于在非洲桑给巴尔医疗支援的兴化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史晓莹来说,可谓是惊心动魄的一天。
当地时间16:00,史晓莹突然接到阿卜杜拉·姆才医院产房的求助电话,一位第六次妊娠分娩的产妇,在胎盘娩出后,大出血近2000ml,血压只有80/40mmHg,心率120次/分。
史晓莹第一时间赶到产房,立即对产妇进行了细致检查:按压子宫有阵发性出血,子宫下段收缩差,呈喇叭口样,出血较多。史晓莹让助手开放另一静脉通路用来输血,并请血库做好大量输血准备。
在为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600mg,并进行宫腔纱布填塞后,妇产宫颈口仍有鲜血流出,看着手术床下污物盆内大量血液,史晓莹果断决定为产妇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医疗队麻醉医生蒋金华、外科医生常来共同参与到抢救中。
将产妇送至手术室时,立刻进行心电监护,测量血压时发现已无法测出,心率只有30次/分,此时病人已神志模糊,呼吸微弱。蒋金华立即为产妇注射1mg肾上腺素,进行气管插管。
随后,患者有轻微气道反应,心率上升到100次/分,大家悬着的心稍微放下。迅速进腹,钳夹子宫血管,快速进行子宫切除术。整个团队都明白,大家在跟死神赛跑。
患者心率虽然回升,但血压只有50/30mmhg,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切除子宫止血,补充足够的血容量(主要是输血),提升血压,患者极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失代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麻醉医生在使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提升患者血压的同时,克服医院没有输血加压装置的不利情况,手动快速推注血液,半小时内给患者输注了1500ml血液,同时输注1000ml人工胶体。
治疗效果立竿见影,产妇血压有所上升。由于医院条件有限,对血流动力学的维持、调整,只能根据患者基础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
随着子宫快速切除、止血,后续的输血、输液、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产妇血流动力学逐渐稳定。在中桑两国医疗团队的同心协力、共同努力下,手术历经一个小时,顺利结束。术后患者很快苏醒,从死亡线被拉了回来。
2019年桑给巴尔官方数据显示,桑给巴尔孕产妇死亡率166/10万,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中,产后出血是首位。正因为该情况,中非对口医院合作项目将如何防治桑给巴尔奔巴地区产妇产后大出血,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在非支援的5个月时间里,史晓莹克服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简陋的医疗条件,结合抢救经验,总结了产前预防、产时预防、产后预防的具体建议和举措,并传授给了桑给巴尔的医护同行,拯救了一位位急危症产妇,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点赞。
责任编辑:程然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