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监禁结核病患者的传播效率与有症状患者的传播效率没有本质区别,提示结核病的传播可以发生在亚临床期。
作者:王忠东,李浩然,宋颂,孙海燕,代晓琦,陈梦,徐红红,张华强,逄宇
第一作者及单位:王忠东,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通信作者及单位:张华强,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逄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细菌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北京结核病与北京市胸部肿瘤研究所
Transmission of tuberculosis in an incarcerated population during the subclinical period: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Qingdao, China
Wang Z, Li H, Song S, Sun H, Dai X, Chen M, Xu H, Zhang H, Pang Y.
Front Public Health,2023,11:1098519.
doi: 10.3389/fpubh.2023.1098519.
PMID: 36761133.
研究背景
由于过度拥挤、通风不良,监狱一直被认为是结核病传播的高风险场所。据报告,监狱中结核感染的发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青岛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结核病发病率为26.82/10 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结核病防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卫生服务提供不足,监狱仍然是结核病控制中极易被忽视的场所。国际指南和国家结核病规划侧重于某些高危群体(如HIV感染者和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病例发现和预防性干预措施,对监禁人群的关注相对不足,针对该人群的结核病防控政策也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项横断面研究,以确定监禁人群中活动性结核病的患病率和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相关的危险因素。
研究方法
1.研究设计和研究对象:2022年,我们对青岛监狱内的监禁人员开展了结核病筛查横断面研究,这些人员均在入监时进行了HIV/AIDS、结核病和LTBI筛查。最终纳入506名年龄≥18岁的监禁人员。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这些人员的人口学信息,在进行初步的结核病筛查后,对筛选出的疑似结核病患者开展进一步实验室检测。
2.结核病筛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采用胸部X线摄影、IGRA、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和分枝杆菌培养及Xpert等方法筛查结核病和LTBI。具体流程为:所有参与者均进行胸片检查和采集静脉血,同时检查卡介苗疤痕;以2500rpm的转速对采集血液离心5min,采集上层血清进行IGRA检测。对IGRA检测阳性、胸片异常的疑似结核病患者进行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分枝杆菌培养和Xpert分子生物学检测。
研究结果
1、研究人群:506名参与者中,17例为结核病、101例为LTBI。其中,17例结核病患者是从25名IGRA检测阳性且伴胸片异常的参与者中通过涂片、培养、Xpert和复查胸部X光摄片筛查出来的,肺结核发病率为3.36%(表1)。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40岁(范围为18~78岁);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0.12%(203/506),受过高中教育者占38.34%(194/506),小学及以上学历者占21.54%(109/506);以省外居民为主,本省居民仅占15.42%(78/506)。84.58%(428/506)的参与者在入狱前有工作。截至信息收集时,监禁时间为1~214个月(中位期限为2个月),51.78%(262/506)的参与者刑期超过2个月。13.04%(66/506)的参与者有营养不良(BMI<18.5),15.61%(79/506)有与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史,只有10.67%(54/506)接种了卡介苗,19.37%(98/506)有并发症。经筛查,30.63%(155/506)的参与者与结核病患者共用一个房间。
表1 中国青岛506名监禁人员不同人口学特征比较
2.LTBI与健康对照(HC)的特点:19.96%(101/506)的参与者在被监禁期间从HC变为LTBI。因此,我们进一步比较了LTBI与HC的特征(表2)。从年龄上看,≥45岁的LTBI者占45.54%(46/101)。
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GRA检测阳性与年龄成正比,增加了参与者从HC变为LTBI的概率(P<0.05),营养不良者的发病率也更高(P=0.045,95%CI:1.024~7.091);LTBI的高发病率与同住的结核病患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此外,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的参与者也有更高的发病率(P=0.003),但不影响HC向LTBI的转变(P=0.892,95%CI:0.467~1.939)。而LTBI的发生率在不同的教育水平、入狱前是否有工作、是否营养过剩、是否发生并发症和是否有卡介苗接种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体见表2。
表2 中国青岛监禁人员LTBI相关因素
3.亚临床结核病(STB)的传播能力:我们进一步统计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和17例结核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测信息(表3),发现所有的结核病患者主要集中在4个房间内,其中70.59%(12/17)的结核病患者处于亚临床结核病状态,无咳嗽、咳痰等结核病临床症状。甚至有一半房间的参与者只有亚临床结核病状态,但其仍可导致同一房间内其他人员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图1)。这说明亚临床结核病仍然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
表3 监禁人员患病情况
图1
监禁人员的健康状况构成。ATB:活动性肺结核;STB:亚临床结核病;LTBI: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HC:健康对照人群。
研究结论
无症状监禁结核病患者的传播效率与有症状患者的传播效率没有本质区别,提示结核病的传播可以发生在亚临床期。
参考文献略
注:除非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刊登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观点。
供稿:宋颂
编辑:孟莉
审校:范永德
发布时间:2023-02-2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