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质量立院,组织先行:论医疗质控体系建设

2023-02-23 11:37   康联时代医学研究院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主体的首要职责。

上篇谈了医院质量管理内生动力问题,正本清源,医院上下要树立现代医疗质量观,打通医疗质量管理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联通道,两手都要硬,并且有机结合。

作为系统长效工程,质量管理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要明晰思路、明确计划、按部就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天,就来分享抓质量管理的第一步——质量体系组织建设。

抓医疗质量,组织体系建设是保障

任何体系运行,体系组织紊乱,职权责不清,制度和运行就容易停留在纸面口头,停留在枝稍末节,造成各行其道,干好干坏全凭各环节个人,以至于事情越推越散越难。造成这种局面首先是组织体系出了问题,抓质量要像重视组织工作一样重视质量组织体系建设。

首先要做好医院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的顶层设计。顶层决定底层,领导意志决定管理导向。《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明确“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等级评审中要求主要领导“统一领导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协调各相关组织工作”、“发挥统领作用”。这意味着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需要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主要领导、院领导要清晰自己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统筹考虑医疗质量管理在医院发展规划中的战略地位,站在“质量立院”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

现实中一些机构,主要领导缺乏对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的统领谋划,被动的审核质量管理部门呈上来的体系和方案,存在将相关要求落在纸面签字上,落在难得参加的质量会议讲话上的形式主义。实际推动中统领作用缺失,督导监管缺乏,决策程序颠倒,角色认知错位。形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怪圈。自然对后期的质量运行带来诸多问题。其次,结合医院实际理顺医疗质量管理运行体系,这是持续不断改善的动态过程。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一般而言,基本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分一个体系、二级负责、三层管理较为合理。一个体系是指全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二级负责是指医院级和科室级负责制;三层管理是指决策层--委员会,控制层--职能部门,执行层--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三层管理;医院对各级各层组织均要明确有成员组成(合理)、岗位职责、工作制度等,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57901677122587363

体系“好画”,职责“好描”,可以参考的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和各级职责描述非常多。但照搬很难,同是优秀的医疗质量管理的不同医院,实际运行体系和各级职权也有差异,并且不是一成不变,是持续不断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所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只是明确了院科两级责任主体。

在医疗质量体系组织建设中,尤其是初运行阶段,也需要考虑和承认各环节各岗位在历史形成的承担角色,以及现实中存在的长短板和强弱点,尤其在医院质量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职责权定位上,根据实际现状进行适当的调整或逐步到位。而不能简单靠后期的奖罚解决。

第三,重视质量管理队伍培养。强化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对各级质量管理者的任职资力要求,各级质控管理者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作业水平,逐步实现职能匹位,权责到位,专长互补,有机协作,发挥出体系管理的机制优势和作用。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主体的首要职责。面对医改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医疗需求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压力下,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医疗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立院之根本,可持续发展之能力;要积极探索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使医院在新的医疗形势下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质控,医疗,医院,管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