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卫生资格考试--临检部分(十三)
第六章尿液生成及标本采集
一、肾脏解剖基础
1孔径屏障:1.5万-7万的物质可部分通过;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万的物质(如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几乎不能通过。
2肾小管分泌作用包括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泌H+、NH4+的作用及Na+-H+交换作用。
二、尿液标本
1尿标本采集容器应符合以下条件:材料由不与尿成分发生反应的情性一次性环保型材料制成:一般应能容纳50ml以上尿的容积;必须干燥、清洁,无污染物、无渗漏、无化学物质。
2尿标本采集后,一般应在2h内及时送检,最好在30min内完成检验
3保存:多保存在2~8℃冰箱内,尿标本冷藏时间最好不超过6h。
若是需要进行细菌培养
注意事项: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立即送检,不超过1h,尿中不得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消毒剂。
尿液标本的种类
1晨尿: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收集的尿标本,即为首次晨尿。这种标本尿较为浓缩,可用于肾脏浓缩能力评价。首次晨尿常偏酸性,其中的血细胞、上皮细胞、病理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以及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的浓度较高。
2随机尿
3计时尿
(1)3h尿:一般是收集上午6~9点时段内的尿,多用于检查尿有形成分,如1h尿排泄率检查等。
(2)餐后尿:通常收集午餐后至下午2时的尿。这种尿标本,有利于检出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或尿胆原,有助于肝胆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溶血性疾病等的临床诊断。
(3)24h尿:患者上午8时排尿一次,将膀胱排空,弃去尿,此后收集各次排出的尿,直至次日上午8时最后一次排尿的全部尿。尿中某些成分24h不同时间内的排泄浓度不同,如肌酐、总蛋白质、电解质等,为了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这些成分,必须采集24h尿。
(4)特殊试验尿:①尿三杯试验:多用于男性下尿路及生殖系统疾病定位初步判断。②耐受性试验尿:如经前列腺按摩后排尿收集尿标本。
4无菌尿
(1)清洁中段尿
(2)导管尿、耻骨上穿刺尿
尿液防腐
尿液防腐剂:
(1)甲醛——细胞、管型,对尿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的形态结构有较好的固定作用【甲醛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
(2)甲苯——尿糖、尿蛋白等化学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查。5ml甲苯/L尿液【糖蛋白使人变笨】
甲苯防腐时,用量须足够。取样进行检查时,需要穿过甲苯成,取下层尿液。
(3)麝香草酚——可抑制细菌生长,保存尿有形成分,用于尿显微镜检查、尿浓缩结核杆菌检查,以及化学成分保存
(4)浓盐酸——用作定量测定尿17-羟、17-酮、肾上腺素、儿茶酚胺、Ca2+等标本防腐。【记忆】激素和钙
(5)冰乙酸——用于检测尿5-羟色胺、醛固酮等。
(6)戊二醛——用于尿沉淀物的固定和防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