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三角肿瘤专科联盟学术年会暨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挂牌仪式在仁济医院成功举行
新闻提要
2月18日,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举行签约挂牌仪式,正式成立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当天仪式后,2023年长三角肿瘤专科联盟学术年会成功举行。揭牌仪式由我院肿瘤科主任王理伟主持。
我院院长夏强、肿瘤科主任王理伟,国家临床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徐惠绵,天津肿瘤医院院长郝继辉,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谭鸣,中国平安健康董事长朱友刚,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理事长朱仁明共同见证了揭牌并发表讲话。
夏强在致辞中表示,仁济医院非常荣幸成为上海分中心的依托单位,在国家中心的指导下,面向临床应用,将积极开展基础、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争创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国家科技创新高地。同时,他又指出长三角肿瘤专科联盟自2021年4月成立以来,依托长三角地区优质的医疗资源和学科人才集聚优势,通过仁济医院与各会员单位在线上线下深入密切的交流合作,各项工作得以如火如荼地顺利开展,尤其在推广肿瘤诊疗规范和指南、加强肿瘤科普教育、建立肿瘤防治大数据平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长三角肿瘤诊治水平的提高。
郝希山和郝继辉分别代表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依托单位,共同对上海分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表示国家中心和分中心将充分运用“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平台开展大样本的临床询证转化研究和防控策略研究,加强技术推广和普及,促进先进技术的辐射推广及应用,从而降低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提高早诊率和生存率,降低社会经济负担。
据悉,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成立以后,将构建常见恶性肿瘤个体化诊疗中心,完善肿瘤病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广以肿瘤预防、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康复“六位一体”的多学科诊疗,以循证医学研究筛选治疗方案,显著提升患者总体生存率作为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上海分中心负责人王理伟表示,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将联合长三角肿瘤专科联盟、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内科专科分会等重要学术平台,担负起肿瘤临床研究全面发展的重任,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搭建区域协同网络,组织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恶性肿瘤临床及转化研究,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国际认可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推动我国肿瘤防治整体水平的提升。
长三角肿瘤专科联盟学术年会分为“前沿论坛”、“长三角论坛”、“医工企联合论坛”“青年论坛”、“护理专场”五个部分。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领导、长三角地区肿瘤学科领军专家、青年学者及各医工企业代表分别进行学术报告,展示最新的肿瘤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
在前沿论坛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徐惠绵、我院肿瘤科主任王理伟分别就国内外肿瘤学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方向进行了主旨报告。
在“长三角论坛”部分,我院胆胰外科主任刘颖斌和江苏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冯继锋担任主席。来自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许青、我院肿瘤科肖秀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李达就恶性肿瘤的新技术、新方法等前沿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
在“医工企联合论坛”部分,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从肿瘤精准诊疗、人工智能研发、远程医疗及大数据管理、智能全生命周期服务等领域进行了圆桌会议讨论,共同讨论医工交叉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为今后肿瘤诊疗从单纯医疗转向全面健康管理,推动肿瘤人工智能转化研究,建立肿瘤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平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理念。
在“青年论坛”部分,我院肿瘤科陈东芹和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权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刘传、上海市肺科医院王雷、上海市肿瘤医院卞晓洁等肿瘤内科青年才俊围绕少见靶点的靶向治疗及靶向治疗的总体进展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度的学术交流。
“护理专场”由仁济医院肿瘤科护士长仇晓霞担任主席,会议就肿瘤全生命周期管理、肿瘤心理、肿瘤营养、肿瘤血管通路,与来自长三角的护理及临床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据悉,此次年会共设一个主会场和两个分会场,并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吸引了长三角及国内共5000余名专家参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