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时拥有美满的伴侣、家人、朋友同事、社交活动关系,与将来发展为共病(从健康状态或仅一种疾病到多病症的转变)的风险降低有关。
主要发现
近日,General Psychiatry期刊发表了一项澳大利亚中年女性队列研究,探讨了社交关系满意程度与患多种慢病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发现,中年时拥有美满的伴侣、家人、朋友同事、社交活动关系,与将来发展为共病(从健康状态或仅一种疾病到多病症的转变)的风险降低有关。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小林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原文献信息:
Social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chronic conditions and multimorbidity: a national cohort of Australian women
Xu X, Mishra GD, Holt-Lunstad J, et al.
General Psychiatry 2023;36:e100925.
doi:10.1136/gpsych-2022-100925
慢性病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而共病指的是一个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病。全球范围内大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患有多种慢性病(共病)的人数不断增加。新研究证据提示,在共病的预防和管理中,应考虑人们所处社交关系的影响。
社交关系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包括结构性(如婚姻状况、社交网络的大小)、功能性(如社会支持及孤独感)以及自我适应和满意情况。既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性和功能性的社会关系与躯体和精神健康,而自我满意情况对健康的研究还比较少。
为了评估女性对其社交关系的满意程度如何单独和共同影响患共病的风险,该研究共纳入了Australian Longitudinal Study on Women’s Health(ALSWH)的 13,714 名参与者。该研究中的参与者是在1996年时均处于45-50岁之间的澳大利亚女性。在之后的20年中,研究人员会通过问卷形式来追踪她们的健康和幸福状况,频率大约为每三年一次。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用4分制的评分标准(0~3分),对5种社会关系的满意度分别评分,其中包括对伴侣、家人、朋友、同事和其他社会关系的满意度评价,每种社会关系最高得3分。参与者需表明自己是否患有以下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癌症、抑郁或焦虑。
这些女性在参加研究时没有11种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癌症、抑郁和焦虑。研究者大约每3年评估一次她们的社交关系满意度,包括伴侣、家庭成员、朋友、工作和社交活动5种类型,每项类型评分从0分(非常不满意)到3分(非常满意)不等,加和后计总分(范围:≤5分~15分)。
结果显示,从中年到老年,最终被纳入分析的7694名女性,4484名在接下来的20年中患慢病共病。患多种慢病的女性普遍教育水平更低、经济状况不佳、超重或肥胖、身体活动水平低、吸烟和手术绝经。同时,社交关系的满意情况也是长期的累积并动态变化的过程(见下图)。
从中年(45-50岁)到老年(65-70岁),5种社会关系的综合满意程度,分数越高代表满意程度越高,可见满意程度一直处在动态变化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从每一种单独的社会关系来看,伴侣、家庭成员、朋友、同事和社交活动这5种社会关系的满意程度,与慢病共病的发生和累积均相关。但是,当考虑到5种关系可能存在互相影响的情况时(把5种关系同时纳入模型),友谊的作用消失了(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几种关系的相对效应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社会活动、家庭成员、同事、伴侣。另外,当把这5种关系合并在一起衡量一个人社会关系的总体满意度时,5种关系和慢病的累积呈现剂量反应关系。
在经年龄校正和调查期校正以及完全校正的模型中,总体社交关系满意度评分与多种慢病累积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
针对每种社交关系类型与共病的独立关联分析,均观察到类似的结果。就每一种社交关系而言,与非常满意的女性相比,非常不满意的女性发展为共病的风险都大约高出两倍。当所有社交关系都包含在同一个模型中时,单独一种社交关系与共病的关联程度有所减弱,但仍然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除友谊之外)。
研究人员提醒,本研究仅针对女性,且对社交关系满意度的收集较为主观,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他们的结果应谨慎地进行解读。同时,他们指出,未来的研究需要纳入男性群体,并关注社会关系多个维度,如定性维度、结果维度和功能维度,以系统全面地评估社交关系与共病的关系,增加该结论的可推广性。
研究人员解释道,个体对不同社交关系的满意度与其共病的发生和积累密切相关,提示了在对共病的预防和管理中要关注目标个体的社交关系状况。例如,对社交关系较差的个体应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网络,鼓励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密切关注心理健康,疏导潜在的孤立、受挫等负面情绪。
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结果对慢性病的管理和干预有重要意义。第一,建议女性在中年时期开始建立或维持高质量和多样化社会关系有助于老年时期的身体健康。第二,着重以社会关系满意度或关系质量进行干预,在预防慢性病进程方面可能会有效。第三,社会关系(例如,社会关系满意度)应当作预防和干预慢性病公共卫生重点。
作者简介
徐小林,男,流行病学博士,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双聘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公共卫生学院兼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小林团队致力于慢性病研究,特别是慢病共病(multimorbidity)及多种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发生发展、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及防治;生命历程流行病学;大数据及大型队列的建立、实施、统计分析方法学;全球健康。
关于 GPSYCH
General Psychiatry (GPSYCH)于1959年创刊,现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办,是中国第一本精神病学专业的学术期刊。2012年起变更为全英文杂志(双月刊),成为中国内地精神科领域唯一的全英文杂志。
GPSYCH 覆盖国际精神科医师和精神卫生专家关注的所有主题,发表原创性研究、系统综述、meta分析(不同于其他期刊的是,该刊的meta分析希望发表对中文和英文研究的汇总分析结果)、病例报告、精神病学研究方法以及独具特色的“精神病学生物统计学”等类型的文章。原创性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基于社区的研究和生态学研究均在该刊考虑范围内。
出版频率:连续出版
创刊年:1959年
2021年CiteScore:11.6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