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确认认知处理疗法可以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症状
日本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于2023年1月5日宣布,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实施了认知处理疗法(Cognitive processing therapy:CPT)的前后比较试验,该治疗在日本也可以实施,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该研究由该研究中心认知行动疗法中心(CBT,中心长:久我弘典)的伊藤正哉研究开发部长、堀越胜特命部长等筑波大学医学医疗系的森田展彰副教授等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成果刊登在《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在线版上。
在日本,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有病率虽然比海外低,但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患者经历了重度症状。另外,虽然有重度症状,但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没有接受治疗。
在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指南和系统性的评论中,作为有效的治疗,推荐处理创伤的认知行动疗法。代表性的有持续扩增疗法(PE)、认知处理疗法(CPT)、眼球运动引起的脱敏和再处理法(EMDR)。这些治疗方法都是以创伤为焦点的认知行为疗法,这一点是共通的,但治疗理论、作用机制、治疗方法不同。国内已经显示出PE对遭受犯罪伤害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患者的有效性。但是,从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治疗难以说是周到的现状来看,充实治疗的选择的尝试可以说是当务之急。
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的研究,作为在日本能活用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着眼于CPT。CPT在海外积累了很多显示有效性的证据,但在日本进行的临床研究结果至今没有报告。这种治疗是在美国开发的,有效性的探讨大多是在西方文化圈进行的。因此,有必要确认在文化和制度不同的日本是否也能同样实施,是否能取得同等的效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