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卫生资格考试--临检部分(十二)
第五章血型和输血
血型,早期是指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目前发现,血小板和白细胞表面抗原也存在差异。因此,血型是指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表面抗原系统。
ABO血型抗原
ABO抗原的遗传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长臂三区四带。ABO抗原的遗传:决定ABO血型遗传的基因座上,有A、B、O三个等位基因。Rh基因:1号染色体、HLA基因:6号染色体
ABO抗原的发生:5-6周胎儿红细胞已可测出ABH抗原。新生儿A、B抗原位点较成人少,一般在生后18个月时才能充分表现出抗原性,但抗原性也仅为成人的20%,所以胎儿不做反定型。
ABO血型遗传:A、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可组成6种基因型(AA、AB、AO、BO、BB、OO),遗传时遵循共显性遗传的规律,在子代形成A、B、O和AB4种表现型即血型。
ABH血型物质不仅存在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其他组织上,也存在于唾液(含量最丰富)、尿液、乳汁等体液种,但脑脊液中无血型物质
ABO血型抗体
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天然抗体是在没有察觉的抗原刺激下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又称完全抗体或盐水抗体 。免疫性抗体有IgM、IgG、IgA,但主要是IgG。
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的主要区别
(1)天然抗体能被血型物质中和,而免疫性抗体则不能
(2)天然抗体在盐水中能与相应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凝集,而免疫性抗体则不能
(3)天然抗体不能通过胎盘,而免疫性抗体能通过胎盘
ABO血型系统的亚型
ABO血型系统中以A亚型最多见,A亚型主要有A1和A2。由于亚型抗原性弱,做ABO血型鉴定时,应加O型血清,以防对A亚型错误定型。
质量控制
抗A、抗B和抗AB标准血清,均采自健康人,并应符合下述条件:
①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无非特异性凝集。
②效价:我国标准抗A和抗B血清效价均在1:128以上。
③亲和力:我国标准要求抗A对A1、A2及A2B发生反应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分别是15s、30s和45s;抗B对B型红细胞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为15s。凝集强度为3min时,凝块不小于1mm2。
④冷凝集素效价:在1:4以下。
⑤无菌。
⑥灭活补体。
交叉配血
原则:
主侧:受者血清+供者红细胞
次侧:受者红细胞+供者血清
方法
(1)盐水配血法:不能检出不完全抗体
(2)抗球蛋白配血法,又称Coombs试验,是经典和可靠的确定不完全抗体的方法,不利于急诊检查和血库的大批量工作。
(3)酶介质配血法:作为配血的初筛试验
(4)聚凝胺配血法:可检出IgM 和IgG两种性质抗体
(5)凝胶配血法:又称微管(板)凝胶抗蛋白试验,可用于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交叉配血。卡式配血/血型鉴定检测法已成为国际安全输血检查推荐的方法。
血液保存液
血液保存液常用种类:配方可分为ACD(A枸橼酸C枸橼酸三钠D葡萄糖)
CPD(C枸橼酸盐、P磷酸盐、D葡萄糖)两大类保存液。在CPD中加腺嘌呤,即为CPDA-1保存液,腺嘌呤使红细胞活力显著延长,因此可延长红细胞的保存期达35d.
枸橼酸盐:是所有抗凝保存液中的基本抗凝物质。最常用的是枸橼酸三钠,除抗凝作用外它还能阻止溶血的发生。
枸橼酸:避免保存液中葡萄糖在消毒中焦化
葡萄糖:红细胞代谢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延长红细胞保存时间。
腺嘌呤:可促进红细胞ATP合成,延长红细胞的保存期(达35天),并增强红细胞放氧功能。
磷酸盐:提高保存液pH,延长红细胞的保存期。
保存环境
全血、洗涤红细胞贮存在2-6℃,浓缩血小板保存在20-24℃,冰冻血浆保存在-3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