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 | 第八批国采开始信息填报(附最新竞争格局)
来源|赛柏蓝
作者|颜色
01、第八批国采启动信息填报工作
今日(2月20日),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开展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
根据安排,药企需要登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综合服务平台”进行企业注册及信息填报。新用户需选择“资质维护用户”身份进行注册;已有“资质维护用户”账号的,需要重新提交与本次集采相关的资质文件,待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品种信息”维护。
本次填报的内容包括:
虽然第八批国采文件还没有发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采品种过评企业数陆续增加。
国内某药企高管董泽成表示,“第八批国采企业竞争格局现在看起来还不是非常激烈,但到正式报价前竞争格局变化会很大,其实厂家一直希望能赶在国采前拿证,以便参加报价。”
不过,国采常态化推进下,为了赶上集采的“末班车”,不少企业压哨也要入局。例如,第五批国采中,在开标前一天(2021年6月22日),美托洛尔口服常释剂型直接从“3+1”变成“9+1”。
根据药智网数据,第八批国采符合条件企业数量超过10家以上(包括原研)的品种已经有11个,包括阿加曲班注射剂、氨甲环酸注射剂、丙戊酸钠注射剂、呋塞米注射剂、依诺肝素注射剂、托拉塞米注射剂、奥硝唑注射剂、甲硝唑氯化钠注射剂、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头孢噻肟注射剂、头孢西丁注射剂(具体竞争格局见文末附件)。
本次国采共计41个大品种,覆盖了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等。米内网数据显示,本次集采覆盖品种在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合计超过600亿元。
从历届国采时间来看,第五批国采,2021年5月开始官宣,2021年6月28日中选结果公布,10月多地开始陆续落地集采结果;第六批国采,2021年9月正式启动,2021年11月30日中选结果正式公布,7月全国各省实现落地;第七批国采(因疫情原因),2022年6月20日正式发文,2022年7月18日中选结果正式公布。国采报量时间基本间隔在半年左右,一年两批。
上述药企人士预计,第八批国采可能在3月中旬开标,8月份可能开展第九批国采(注:一切以官方消息为准)。
业内有人士指出,预计第八批集采或于3月开始报价,或同月公示中选结果,6或7月全国各省市落地,第九批集采亦或同步启动。
不论如何,第八批国采整体进度的脚步正在加快。
02、"500个”大品种集采目标日渐趋近,头部药企加速创新
截至目前的八批国采来看,每批国采纳入的品种数如下:
首轮“4+7”(25个)、第二批国采(32个)、第三批国采(55个)、第四批国采(45个)、第五批国采(61个)、第六批国采(16个)、第七批(60个)、第八批(41个)。
综合来看,八批国采纳入的品种数已经达到335个。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到,药品带量采购品种数2025年预期目标大于500个。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保障会要求,2023年需要实现的国采+省采药品数量达到450个。
目标愈加明确,后续还将有更多的药品进入集采。
上述药企人士表示,地方集采已经有线上报价的案例,例如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采,随着国家医药招采统一平台的上线,未来国采是不是也有可能演变成线上报价形式?
一直以来,头部药企都是国采的积极参与者。据米内网统计,从已经开展的六批七轮化药集采来看,齐鲁、扬子江、中国生物制药中选品种数均超过40个,科伦、石药中选品种数≥30个。
化药集采中选品种数TOP5企业(以集团计)
图片来源:米内网;注:中标品种数以药品名称计,同个品种不同品规/适应症视为不同品种
从历届国采的具体降幅来看:首轮4+7,集采品种降幅50%;4+7扩围,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第二批集采,品种平均降幅53%;第三批集采,品种平均降幅达53%;第四批国采,品种平均降幅52%;第五批国采,品种平均降幅达56%;第六批国采平均降幅48%;第七批国采平均降幅48%。
“除了看降幅,集采还要看产品的最终价格,一些药品在地方集采中已经有所降价,在此基础上,进入国采后价格再次降低。对于头部或者非头部药企,只要是降价,整体的利润可能都会有所下降。不过,头部药企逐渐在消化集采的影响,比如通过创新产品的销售弥补利润缺失。”
“集采正倒逼企业创新,创新步伐慢的药企正逐渐被淘汰。”上述药企人士进一步表示。
附:第八批集采药品填报范围、竞争格局
第八批集采药品填报范围
第八批国采竞争格局(截至2月20日)
数据来源: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药智数据等公开数据;图片来源:药智头条 (注:以上数据为手动搜索整理,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