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肺癌的靶向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普拉替尼的上市也为RET突变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普拉替尼主要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的转染重排(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需接受全身性治疗的晚期或转移的RET突变甲状腺髓样癌(MTC)以及需要接受全身性治疗且经放射性碘治疗无效(如适用放射性碘治疗)的晚期或转移的RET融合阳性甲状腺癌成人患者。
RET融合或突变可见于脑膜瘤/甲状腺癌/乳腺癌/食管腺癌/尿路上皮癌/卵巢上皮癌等多种肿瘤中,其中在甲状腺髓样癌中发病率最高,约为60%-90%,RET基因融合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比较罕见,发病率约为1%-2%。
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肺癌的靶向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普拉替尼的上市也为RET突变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在丁香园联合中国抗癌协会共同举办的「2022 年肿瘤时间年度盘点」中表示:普拉替尼于 2021 年 3 月在国内获批上市,今年普拉替尼用 ARROW 中国队列数据更新,对在基线时有可测量病灶的患者经 BICR 评估,普拉替尼在初治的中国 RET 融合阳性 NSCLC 患者(n = 30)中 ORR 达到 80.0%,DCR 达到 86.7%。普拉替尼用于中国 RET 融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验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RET靶向药疗效不俗,但是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耐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吴敬勋主任表示,首先要搞清楚它的耐药机制是什么,如果说耐药机制是能够继续用靶向药处理的,就选择靶向药治疗。
“目前来说耐药的形式非常多样,第一种是基于RET靶点变异,这是一个重要的耐药机制,但是实际上发生比例仅10%到20%左右。第二种耐药机制是是MET相关的耐药机制,可能会出现MET基因的扩增导致耐药,其他的耐药机制包括TP53或者是其他少见的如CTNNB1等,这些都是有可能参与到其中的点突变,甚至还包括很多少见位点扩增。”
那么,普拉替尼耐药后,一般考虑使用哪些治疗方案?吴敬勋主任称,这取决于患者耐药后,疾病进展的程度。
例如,对于只有原发肿瘤缓慢增大的患者(缓慢进展),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靶向药,或者考虑靶向药+化疗联合使用;对于局部进展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立体定向放疗、介入消融甚至是手术治疗的方式处理,如果患者是出现了颅内进展,还可以在上述手段的基础上,考虑全脑放疗;对于爆发式进展的患者,就要转为化疗,并对转移病灶进行对症治疗。对于已经不能通过靶向药来解决的患者,我们仍然可以考虑采用全身系统的治疗方案,比如采用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或者是免疫治疗这些全身用药的方式解决耐药问题。
声明: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