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管理:停车位如何多搞出一些来?
除非是最近几年刚刚在郊区修建的医院,停车位可以有很多。对于大多数医院来说,停车位都不够,停车难是患者在“进入医院”这一环节的大痛点。
实行DRG/DIP付费之后,医院要做大做强门诊,要想办法提高门诊量。为此,医院的停车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
建议医院这样做:
1、内部挖潜,合理引导。在院内设置临停泊位,准停时段为8时至16时,缓解患者停车的供需矛盾;
2、号召医院工作人员采取共享单车、公交等绿色出行的方式,把方便留给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家住较远且缺少公交车的医生,经审核后可以在院内停车。
有的医院简单粗暴地不让医务人员停在院内,这也不太好,有些人确实需要开车,要为他们提供方便。医院也可以把停车位作为一种荣誉,就像美国的大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在校园内有一个固定的停车位,且挂上牌子。
3、挖掘医院周边停车资源。比方说,医院周边的商场、小区,在上班期间停车位常常是空着的,可以协商让门诊患者停车。学校也可以借用停车场,因为学校周末人很少,医院的车可以停在那里。
这是一个重要的资源。院领导可以为小区居民、商场、学校提供一些额外的服务(比如免费体检、健康咨询等),以换取停车位的使用权。
4、与交警部门协商,在医院附近的道路两侧增设限时停车位,完善限时停车牌、禁停标线等设施。这也可以方便到停车时间短的门诊患者。
5、通过智能化手段,做好车辆引导,从而提高车辆流转率。把地下车库全部打通,形成内部循环,在地面上主要是靠外围形成出入环线,出入口相互独立,做到出入车互不干扰,提高效率。
6、利用好市场化手段,分时收费,调节停车人数和意愿,鼓励民众尽快就医、尽快走。
7、如果以上措施还是不够,那就在医院找场空地建一个立体停车场。这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了。
而且,有专门的公司运营这样的项目,医院可以不出钱,只提供场地,建成后由第三方运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