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六日评新药】“药王”修美乐的劲敌,“狂飙”的细胞因子白介素究竟是金子还是弃子?

2023-02-19 16:54   六日行研社

头部药企对其的不懈探索正是创新药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六日评新药

导读

近日,多家Biopharm和Biotech发布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同时更新了公司在研产品管线。继【被Moderna移出管线的IL-2(mRNA-6231项目)】之后,IL-12项目也接连夭折。在耗资6.5 亿美元后,百时美施贵宝(BMS)将DF6002项目权益(并未看到预期临床疗效)退回给Dragonfly Therapeutics(ps:原研并不认可,表明项目回归后,会加速一系列适应症的开发);紧接着,在阿斯利康的研发管线削减“名单”中,已经进入I期临床阶段的IL-12项目—MEDI9253同样赫然在列。

对于放弃MEDI9253,虽然官方给出的解释并非针对产品本身(而是基于管线研发优先级的考量),但事实上,这已是阿斯利康过去三个月里放弃的第二款IL-12疗法。官方披露,由于在I期临床试验中,与PD-L1的联合疗法效果有限,已将IL-12靶向mRNA疗法MEDI1191的开发权益归还至Moderna。

这不禁让人产生一丝疑惑,同样出身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家族,为何IL-17能够“K.O”自免王者TNFα抑制剂,而IL-12却接连被药企巨头们“抛弃”,细胞因子的各条细分赛道究竟是“一片蓝海”还是“无限深渊”……

不仅针对肿瘤、自免疾病—人才辈出的白介素家族

细胞因子是指:免疫细胞(活跃在新闻词条中的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etc)、部分非免疫细胞(皮肤的浅层结构—表皮细胞etc)被刺激后,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调节免疫、血细胞生成、细胞生长etc)的小分子蛋白质,被划分为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生长因子(GF)等。

*想要了解更多细胞因子内容,移步《【六日评新药】新冠&炎症两手抓!巴瑞替尼背后的JAK抑制剂家族还有哪些待挖掘的“医药金矿”》

白介素(IL)家族可谓是人才辈出,几乎每一个成员都在人体中“身居要职”。比如,不直接调节体内的免疫细胞功能,针对皮肤和组织(消化和呼吸系统)、胰腺、肾脏和关节的白细胞介素22(IL-22),被认为是抗感染、炎症疾病、肝保护的潜在成药靶点;白细胞介素15(IL-15)有可能参与抗肿瘤相关的免疫反应;而白细胞介素11(IL-11)的上调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严重程度相关。

53561676763108202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治疗靶点

更为人熟知的应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生物药在国内用药市场中的占比正在持续提升,在2030年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160亿元)的作用靶标—IL-4/IL-13,这一靶点的代表性药物度普利尤单抗与“药王”修美乐就可以完美体现基于白介素家族(IL)的不同治疗策略:度普利尤单抗抑制的IL-4/IL-13信号通路与TH1相关,而后者抑制的TNF-α信号通路,则由TH2细胞分泌。

TH1和TH2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TH1发挥生理功能时,往往会抑制TH2细胞的功能,反之亦然,一旦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被破坏,自身免疫性疾病就会不请自来……

T细胞可以看作军营(比如胸腺)里的士兵,面对不同类型的外敌,派出不同的小队赶赴前线:Th1(攻击对象是“自己人”,癌变的自身细胞、被病毒入侵的细胞)、Th2(专注于入侵的大型生物,比如寄生虫)、Th17。

不仅如此,庞大家族的人物关系网总是盘根错节,IL家族也不例外,大部分成员可以对不同细胞发挥作用(IL-4→B细胞→产生IgE VS IL-4→CD4+T细胞→TH2分化);一种因子会增强另一个成员的功能(IL-4 VS IL-5);反之亦然,两个成员之间存在拮抗性(IL-4 VS IFN-γ),大部分IL因子发生改变都会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

93601676763109189

由于作用的下游通路不同(JAK-STAT信号通路 VS 接头蛋白ACT/TRAF3IP2),最早被开发出来的IL-2始终难以在毒性和剂量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被称为“强大免疫治疗剂”的IL-12,临床转化仍然很困难(与IFNγ相关的毒性),而UCB的Bimekizumab却被市场看好(TNF和IL-17具有协同放大效应,IL-17抑制剂可靶向作用于对TNF抑制剂反应较差的炎症性疾病,比如强直性脊柱炎/AS)。

小结

从2021年的市值50亿美元到如今申请破产,Sorrento的境遇生动的体现了医药研发的“世事无常”,究其根本,是对于的未知实物的不够了解。这无可避免,头部药企对其的不懈探索正是创新药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以白介素(IL)家族为代表的细胞因子在人体扮演着一系列关键的生理功能,目前研发药企也在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减毒增效】,比如联合用药、与靶向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 TAA)的抗体结合,采用抗CD19的合成Notch受体(synNotch),细胞因子未来仍旧是一条值得持续关注的赛道……

参考文献:

1. Heon Park, et al. A distinct lineage of CD4 T cells regulates tissue inflammation by producing interleukin 17[J]. Nat Immunol. 2005 Nov;6(11):1133-41.

2. Nat Rev Immunol. 2022 Feb 25. doi: 10.1038/s41577-022-00680-w. Engineering IL-2 for immunotherapy of autoimmunity and cancer.

3. Nat Rev Immunol. 2018 Oct;18(10):648-659. doi: 10.1038/s41577-018-0046-y. Biology and regulation of IL-2:from molecular mechanisms to human therapy.

4. 其它公开资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抑制剂,新药,细胞,药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