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需要应用到代谢组学的测量方法,未来如何临床推广应用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每日毅讯+
代谢营养不良和炎症综合征可显著影响罹患慢性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然而,目前临床上缺乏可以客观评估这种所谓代谢-炎症综合征的临床指标。近期,Lancet:Healthy Longevity杂志发表了一篇重要的前瞻性人群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代谢综合指数MVX,并评估了其对冠脉造影患者未来死亡风险的预测效果。
在这项前瞻性人群研究中,研究者纳入了CATHGEN生物储存库(2001年1月2日至2011年12月30日)和 Intermountain心脏研究数据库(2000年9月12日至2006年9月21日)中≥18岁的患者,他们均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并获取了冷冻血浆进行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分析。研究者使用CATHGEN队列中全因死亡率预测模型,将六种死亡风险生物标志物(GlycA,小HDL,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柠檬酸盐的浓度)汇总到性别特异的新型代谢综合指数MVX中。研究者通过校正15个临床协变量的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了在上述两个队列中生物标志物和MVX与死亡的关联。
研究结果发现:本项目纳入了来自CATHGEN生物储存库的5876名参与者和来自 Intermountain心脏研究的2888名参与者。CATHGEN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2年(IQR 4.4-8.9), Intermountain心脏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8.2年(6.9-9.2)。六种核磁共振生物标志物和MVX对两个队列的5年死亡风险预测具有较高的独立贡献度(CATHGEN队列中的风险比为2.18 [95% CI 2.03–2.34], Intermountain心脏研究中为1.67 [1.50–1.87]。CATHGEN亚组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老年和青年、心血管或非心血管原因死亡及是否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的MVX与死亡的关联相似。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分析,挑选了6种代谢与炎症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并组合为新型代谢综合指数MVX,并展示了强大的死亡预测能力。这些指数及综合指数实际反映了机体整体抵抗死亡与致死性疾病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这类指数对非致死性的事件的预测价值远远小于其对死亡的预测价值。我们甚至可以理解这类指数实际是人体的生命指数或者存活指数,是维持生命力的压舱石。然而,由于需要应用到代谢组学的测量方法,未来如何临床推广应用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hl/article/PIIS2666-7568(23)00001-6/fulltext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扫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