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阶段各地试点来看,双通道品种医保支付仍挂靠在医院的总额上,并未单独给药店设置总额,在医院医保控费的限制下,很多高价药、自费药将流向院边店,尤其是DTP专业药房。
来源 | 第一药店财智
作者 | 何静
01 广州双通道结算,正式落地
期待已久的广州双通道结算终于正式落地。
出示有效期内的纸质外配处方,以及已经激活的“医保电子凭证”,短短几分钟,市民就买到了原本只能在医院才能报销的药。有患者及其家属表示,“这简直太方便了!”
以往,患者如果想要用统筹报销,只能到定点医院去拿药,有些药医院还不一定有货。医保双通道政策落地后,参保人可以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进行购买报销,可以说,“双通道”政策让患者获得药物的途径更加多元、便捷,更好地满足参保人的用药需求。
广州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副主任潘惠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医院医生开具处方却发现病人需要的药品医院暂时没有配备时,医生可以为病人开具单独的外配处方,参保人可凭外配处方以及其医保电子码,自行选定双通道药店取药及实现医保结算,参保人在药店享受的待遇跟在医院是一致的。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已推出16家“双通道”定点医院和30家“双通道”定点药店,接下来将根据工作推进情况新增,参保人可以在“广州医保”微信公众号查询到具体名单和地址。
首批“双通道”药店名单中,入选门店数量较多的分别有:广药集团旗下7家药店,国控旗下4家药店,广东德信行3家,海王星辰3家,阿里健康3家。
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程震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很多社会零售药房都非常期待广州的双通道政策。
程震认为,双通道政策落地其实是药店行业获得重生和发展的新机遇。以前专业药房主要是配合创新药企业从事一些承接处方外流的工作,随着双通道政策落地,专业药房有了新的开源业务,盈利水平有望提升,这也是全行业共同期待的。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双通道提高了用药可及性,给予他们更多的途径获得国谈降价的创新药。这对于患者的治疗而言是更有利的。”程震表示,在双通道政策下,患者逐渐流向药店,专业药房可以在用药指导、健康管理方面给予患者更多的指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服务能力,成为患者健康管理闭环中必不可少的伙伴。
02 291个大品种,药店可报销了
根据《广州市建立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实施细则》,“双通道”指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药品、慢性病用药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的机制。
广州首批“双通道”药品范围按照《广东省“双通道”管理药品范围(2022年)》执行,共291个药品(详细目录见文末)。
据了解,纳入“双通道”的国家谈判药品实行单行支付。按参保人员相应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的支付比例执行,不纳入普通门诊统筹、相应门诊特定病种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直接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计算。普通门诊须定点才能享受“双通道”待遇,使用“双通道”范围药品医保记账,需符合相关药品的限制条件。
在广东执行的双通道药品中,有196个口服制剂,95个注射剂。其中,口服制剂中有不少是慢病用药,包括糖尿病用药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Ⅰ)、阿卡波糖咀嚼片、达格列净片等,抗高血压药物阿利沙坦酯片、阿齐沙坦片等,乙肝治疗用药艾米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口服溶液。
随着双通道政策落地,定点零售药店加入医保支付机制,打通了患者用药的“最后一公里”。
值得关注的是,很多药店并不能够配备所有双通道品种,譬如双通道药品目录里有不少罕见病药。关于这个问题,程震也有自己的看法——药店配备品种的情况,实际上需要结合“三医联动”的紧密程度来确定。
双通道目录里有很多创新药,上游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在选定药店进行药物供给的时候,会重点考虑零售药店的冷链管理、专业用药管理以及患者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例如,广州医药大药房具有完善的冷链管理流程、储存监控系统和专业的执业药师团队,但也并不是所有门店都能配备所有双通道目录药品。
因此,“品种之争”将成为未来双通道药店的竞争重点。
03 药品零售市场新一轮洗牌开始
“双通道”落地跨出了处方真正外流的第一步,让零售药店有机会参与到医疗体制改革的大潮。
虽然目前只主要针对“国谈”高价药,但随着医药分开不断推进,尤其在医保双通道的加持下,未来处方外流现状迎来实质性改变,院外处方药销售将迎来新市场机会。
按照政策要求,对于双通道品种,定点医疗机构要按功能定位和临床需求及时配备,定点零售药店则按供应能力和协议要求规范配备,但医院配备所有双通道药品是有难度的。
由于各等级的医院都有具体的品规配备数量限制,药品进院必须经过医院药事会审核程序,因此部分药品通过院外药房来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同时,“双通道”并不一定会给定点零售药店带来处方,医院是否流转处方出来仍是个问题。
目前业内的普遍情况是,长期跟医院合作的药品配送企业旗下的专业药房,在获取处方方面将更有优势。因为专业药房和医院的药品货源一致,进行处方外流时,医疗机构认为药物的风险相对可控。
此外,在“双通道”政策下,药店和医院的医保报销将会一样,也就是药品的价格也和医院一样。如果厂家不让利,对于原本就高质低毛的国谈品种而言,药店能获取的利润将更加微薄。因此,大型连锁或批零一体的药店,在与厂家进行谈判的过程中将更有优势。
从现阶段各地试点来看,双通道品种医保支付仍挂靠在医院的总额上,并未单独给药店设置总额,在医院医保控费的限制下,很多高价药、自费药将流向院边店,尤其是DTP专业药房。
从广州公布的首批双通道药房名单来看,就有不少是院边店。由于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处方流转的药店,院边店在处方外流上占有先机。未来,专业服务能力、处方承接能力、院内拓展能力已成为双通道药店竞争的重要筹码。
随着双通道政策的落地执行,药品零售市场新一轮洗牌已经开启。
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