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评论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网状meta分析

2023
02/17

+
分享
评论
三度医学
A-
A+

如采用  ICI  单药治疗,与  PD-1  抑制剂  或  PD-L1  抑制剂  相比,  CTLA-4  抑制剂  发生  3-5  级心脏毒性风险  更高  。  

iCardioOncology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治疗,接受不同ICI治疗的肿瘤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备受关注。第22期“爱”心评论特邀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余鹰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丽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王军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通教授等四位专家进行点评。

69031676589204172

方法   检索   PubMed 、Embase 、Web of Science 、Cochrane Library 和 ClinicalTrials.gov   等网站上所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最终纳入91项研究( n=52247),涉及12个治疗组,对其中心脏毒性事件进行系统回顾和网状meta分析   (   图   1   )   。主要终点是任何级别心脏毒性和3-5级心脏毒性,次要终点是任何级别心肌炎和3-5级心肌炎,并根据恶性肿瘤类型和ICI剂量进行亚组分析。  

88671676589204572  

图1.    网络证据图。圆面积表示研究样本量,线段连接两个研究对象,线段粗细表示研究数量   ,   TTD   表示   靶向治疗药物。  

结果 优选概率排名曲线(SUCRA)显示,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发生1-5级心脏毒性风险最高,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发生1-5级心肌炎风险最高,PD-1抑制剂+TTD发生3-5级心肌炎及3-5级心脏毒性风险最高(图2)。

97421676589204887  

图2. SUCRA心脏毒性风险排名。(A) 1-5级心脏毒性,(B) 3-5级心脏毒性,(C) 1-5级心肌炎,(D) 3-5级心肌炎。

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表1):

1. ICI单药治疗:与PD-1抑制剂及PD-L1抑制剂相比,CTLA-4抑制剂发生3-5级心脏毒性风险更高;

2. ICI联合治疗与单一抗肿瘤治疗:与化疗、靶向治疗及ICI单药治疗相比,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及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发生1-5级心脏毒性风险显著升高;

3. 联合抗肿瘤治疗:与PD-L1抑制剂+化疗及PD-1抑制剂+化疗相比,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联合治疗发生1-5级心脏毒性风险显著升高;

4. 心肌炎发生风险:与靶向治疗相比,PD-1抑制剂+靶向治疗发生3-5级心肌炎风险显著升高;其他不同治疗组间心肌炎风险均无显著差异。

不同治疗组间心脏毒性风险的癌症类型和ICI剂量亚组分析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94451676589205457

表1. 不同治疗组间1-5级心脏毒性风险(左下三角区)及3-5级心脏毒性风险(右上三角区)网状meta分析

结论  如采用  ICI  单药治疗,与  PD-1  抑制剂  或  PD-L1  抑制剂  相比,  CTLA-4  抑制剂  发生  3-5  级心脏毒性风险  更高  。  如采用  联合治疗  ,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发生心脏毒性风险最高,ICI联合治疗的心脏毒性高于单纯化疗或靶向治疗。    

文献来源: Front Immunol.2022,13:1006860

文献翻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曹宇开  李俭强

心血管专家观点

ICI联合其他抗肿瘤治疗已广泛用于临床,但相关心脏毒性尚不明确,因发生率较低易被临床医生忽视。早期监测和识别心脏毒性、及时停用ICI及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1.该研究着重探讨在同一条件下涉及ICI的不同抗肿瘤方案的心血管毒性,提示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基线心血管风险不同,选择更加安全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案。

2.尽管没有发现不同ICI与心肌炎的相关性,但一旦发生心肌炎,大部分可能进展为3~5级,其高致死率需引起高度重视。

3.该研究未纳入非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未分析出现心血管毒性的时机差异,这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肿瘤专家观点

ICI推动肿瘤治疗进入新时代,随之带来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复杂多样,其中心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但致死率较高。

1.该研究聚焦ICI相关心脏毒性,利用网状meta分析,更具全局观,工作量较大。当纳入大量不同研究,人群异质性也会相应增加,解读数据时应予以注意。

2.不同ICI方案所致心脏毒性风险各异,心血管高危人群应用免疫单药治疗可选择PD-1单抗和PD-L1单抗,或有效范围内较低剂量的CTLA-4抑制剂。如需双药治疗,双免治疗较免疫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心脏毒性风险更高,需谨慎选择。

3.该研究对比了ICI联合靶向治疗间的心脏毒性差异,但目前靶向治疗药物种类众多,作用机制差异较大,将其归为一类进行比较有失偏颇。

专家简介

59221676589205921

14931676589206382

16301676589206713

92781676589207120

89941676589207552

「肿瘤心脏病学-“爱”心评论」是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SICO)与三度医学 | 中国肿瘤心脏病网携手开展的专栏。本专栏精选肿瘤心脏病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的最新文献,解读肿瘤心脏病学国内外会议与论坛的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整理: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

图文排版:三度医学 彼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毒性,心脏,风险,抑制剂,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