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丨精准医疗,EGFR靶点类型解析-20外显子

2023
02/15

+
分享
评论
e药安全
A-
A+

结果表明,这种罕见的突变(Q787Q)是NSCLC中EGFR-TKIs敏感的EGFR突变。

肺癌丨EGFR突变靶向治疗系列研究汇总,我们分享了EGFR敏感突变一代二代三代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耐药机制,联合治疗以及辅助治疗。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回顾EGFR18外显子,19外显子,20外显子,21外显子,EGFR“遗珠”(EGFR KDD,EGFR融合),EGFR胞外域(EGFR ECD),复合突变等研究现状。

20外显子篇概要

20外显子插入突变

1. EGFR Ex20包含的核苷酸翻译成EGFR的激酶结构域位点为762-823的氨基酸

2. 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D770_N771insSVD、V769_D770insASV

3. WU-KONG6研究:DZD9008,ORR为59.8%,脑转移ORR为48.4%

4. CHRYSALIS 研究:Amivantamab,ORR为40%,PFS为8.3个月,OS为22.8个月

5. NCT02716116研究:TAK-788,ORR为28%,PFS为7.3个月,OS为24个月

6. 一项研究:CLN-081,ORR为39%,DCR为97%,PFS为12个月

7. 1/2代靶向药:疗效差,除外A763_Y764insFQEA突变

8. 3代靶向药:疗效报道不一

9. EGFR-TKIs+西妥昔单抗:个案报道具有一定疗效

20外显子点突变

10. T790M、S768I、C797S/G、Q787Q等,EGFR-TKIs敏感

20外显子插入突变 EGFR基因由7号染色体上的28个外显子组成,EGFR的激酶结构域(18-24外显子)由一个较小的N-末端和一个较大的C-末端组成。激酶的活性位点位于两末端之间的缝隙中。 EGFR Ex20包含的核苷酸翻译成EGFR的激酶结构域位点为762-823的氨基酸(位点为762的氨基酸位于N-末端,位点为823的氨基酸位于C-末端) 。其中包括的C-螺旋的部分片段(762-766)在激酶活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大多数Ex20ins突变导致的激酶结构域改变发生于N-末端内的C-螺旋后,小部分位于C-螺旋中,可以导致非配体依赖性EGFR通路激活。   92461676418286050

67361676418286501

10321676418286622

46261676418286954

EGFR结构图[1]  

EGFR Ex20ins突变的结构及突变概率略图

框内重复/插入突变

EGFR20外显子框内重复/插入突变约占EGFR突变总数的4%,为继19del、L858R之后比例最多的EGFR突变类型,多发生于亚裔、女性、非吸烟、腺癌人群。90%以上的外显子20插入突变位于S768与V774之间、EGFR激酶区域C螺旋之后,少数(约4%)的插入位于C螺旋(G762-M766)内。与19 外显子缺失/插入突变不同,20外显子插入位点、序列、长度具有多样性。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D770_N771insSVD(等同于S768_D770dupSVD),其次为V769_D770insASV(等同于A767_V769dupASV),目前文献报道其他类型有A763_Y764insFQEA,A763_Y764insLQEA,Y764_V765insHH,M766_A767insASV,A767_S768insASVD,S768_V769insIL,S768_V769insPL,S768_V769insTLASV,S768_DV769insLDS,S768_D770dupSVD,V769_D770insSAVS,V769_D770insSGSV,V769_D770insSLRD,V769_D770insDNP,V769_D770insGTM,V769_D770insGTR,V769_D770insGVM,V769_D770insE,V769_D770insGTV,V769_N771delinsLSLPPGS,V769_N771dupVDN,V769_H773insLDNPNPH,D770delinsGT,D770delinsGY,D770delinsNNPH,D770_N771insG,D770_N771insY,D770_N771insH,D770_N771insNPY,D770_N771insGYN,D770_N771insGSVDN,D770_N771insGVVDN,D770_N771insQVH,D770_N771insAVD,D770_N771insGT,D770_N771insGV,D770_N771insNPG,D770_N771insEGN,D770_P772dupDNP,N771dupN,N771delinsSTH,N771delinsGF,N771delinsGY,N771delinsGT,N771delinsKG,N771delinsSH,N771delinsSVDS,N771dupN,N771_P772insKFP,N771_P772insKGP,N771_P772insRDP,N771_P772insSEDNS,N771_P772insSHP,N771_P772insSPHP,N771_P772insSVDSP,N771_P772insGTDN,N771_P772insGYP,N771_P772insNN,N771_P772insV,N771_P772insY,N771_P772insG,N771_P772insH,N771_P772insT,N771_P772insHH,N771_H773dupNPH,P772_H773insGT,P772_H773insDNP,P772_H773insGNP,P772_H773insRVDNP,P772_H773insPHP,P772_H773insNPNP,P772_H773dupPH,P772_C775dupHH,H773delinsPNPY,H773delinsYPNPY,H773_V774insAH,H773_V774dupHV,H773_V774insTH,H773_V774insSH,H773_V774insP,H773_V774insPNPYV,H773_V774insNPNPYV,H773_V774insHPH,H773_V774insPY,H773_V774insSH,H773_V774insNPY,H773_V774insY,V774_C775insAHVC,V774_C775insGNPHVC,V774_C775insGTNPHVC,M793_P794>ITQLMP等至少120种类型。

33581676418287202

EGFR ex20ins突变当前治疗方案有效性[2]

DZD9008 [3]   DZD9008治疗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初治)   DZD9008治疗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后线)  

WU-KONG6研究:是一项在中国进行的开放、单臂、多中心II期注册研究,纳入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携带EGFR exon20ins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舒沃替尼单药治疗(300mg QD),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主要研究终点是独立评审委员会(BICR)依据RECIST v1.1评估的客观缓解率。【舒沃替尼(DZD9008)是一款口服、针对多种EGFR突变亚型的高选择性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凭借出色的疗效和安全性,成为肺癌领域首个且目前唯一获得中、美两国“突破性疗法认定(简称:BTD)”的国产“I类新药”,目前已有多项关键临床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2022年ESMO会议报道的数据来自舒沃替尼首个中国注册研究WU-KONG6。】

研究结果:截至2022年7月31日,共入组97例经含铂化疗失败的、EGFR exon20ins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中位治疗年龄为58岁,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2线,基线伴脑转移患者占比达32%。

1)经BICR确认的ORR为59.8%,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2)对于基线伴有脑转移的患者,ORR为48.4%。

51941676418287364

图1:靶病灶大小变化的最佳百分比;BM: brain metastasis,脑转移

3)研究共纳入30种EGFR exon20ins突变亚型,其中71例患者插入突变发生在近环端(near-loop),ORR达62%;24例患者插入突变位置发生在远环端(far-loop),ORR达50%。

55641676418287493

图2:舒沃替尼对于不同EGFR exon20ins突变亚型的抗肿瘤活性;Helical insertion: C-螺旋插入突变;Near Loop: 近环端插入突变;Far Loop:远环端插入突变

安全性:分析数据来自舒沃替尼国内外四项多中心临床研究(WU-KONG1、WU-KONG2、WU-KONG6和WU-KONG15*)的汇总分析。截至2022年7月31日,共纳入 277名接受至少 1 次舒沃替尼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研究结果提示:舒沃替尼整体安全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类型与传统EGFR-TKI类似,且绝大多数为1-2级不良反应,临床可管理及恢复。*WU-KONG1研究作为国际多中心研究,覆盖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WU-KONG2和WU-KONG6均为中国多中心研究, WU-KONG15为研究者发起的研究,在中国进行。

Amivantamab

JCO丨肺癌20ins突变,Amivantamab后线治疗ORR高达40%

Amivantamab是一种EGFR-MET 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同时抑制EGFR及MET的磷酸化,以及下游信号的激活,并且有较强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CHRYSALIS研究:是一项首次在人体中进行的、开放标签、多中心、多队列的I期研究,评价Amivantamab 作为单一疗法或联合其他药物(Lazertinib)治疗晚期 NSCLC 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分为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剂量递增阶段确定最大耐受剂量和推荐II期剂量 (RP2D)剂量扩展阶段(6个队列,详见研究结果中图)在标准剂量的治疗下,评估Amivantamab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抗肿瘤活性。

52221676418287625

研究结果:1)在疗效分析集中【81例患者,既往均接受过含铂化疗】,中位随访时间为9.7个月时,独立评审委员会(BICR)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0%(32/81)。包括3例确认的完全缓解(CR)和29例部分缓解(PR)。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1.1个月,75%的患者在第一次疗效评估时即观察到客观响应,临床获益率74%,所有临床亚组患者均观察到了客观响应。2)PFS和OS:数据统计时,共计47例(58%)患者出现进展或死亡;中位 PFS 为 8.3 个月(95% CI,6.5 至 10.9)。中位 OS 为 22.8 个月(95% CI,14.6 至未达到),尽管有 23 人死亡,但该终点仍不成熟。3)安全性:中位随访时间为 5.1个月时,114位接受过铂类化疗的EGFRex20ins突变型NSCLC患者,在接受Amivantamab标准剂量治疗后,分别有13%和4%的患者(n=15,n=5)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而剂量减少和停药治疗,没有人发生5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TAK-788 

JAMA Oncol丨肺癌20ins突变,TAK-788后线治疗OS为24个月

Mobocertinib(TAK-788)是一种原研、有效、口服、不可逆的靶向EGFR ex20ins突变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美国获批用于经含铂化疗进展EGFR exon20ins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NCT02716116研究是一项由3部分组成的开放标签、多中心、非随机、I/II期临床研究,包括剂量递增/扩展和拓展(EXCLAIM)队列。纳入ECOG PS评分0~1分,经治的EGFR 20ins突变局部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接受Mobocertinib 160mg QD。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

研究结果:

1)数据截止时PPP队列中位随访时间为14.2个月,IRC评估的ORR为28%,研究者确认的ORR为35%。DCR为78%,84%的患者较基线时肿瘤体积有所缩小。中位起效时间为1.9个月,中位DoR为17.5个月。中位PFS为7.3个月,中位OS为24个月。 

2)最常见的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是腹泻和皮疹。腹泻是唯一在超过 10% 的患者中报告的 3 级或 4 级TRAE。大多数胃肠道和皮肤事件的严重程度为 1 级或 2 级,所有事件均可通过支持治疗、剂量调整和/或停药进行处理。

CLN-081

CLN-081(TAS6417):是日本大鹏制药研发的一款新型小分子EGFR抑制剂,授权给美国Cullinan Oncology公司。2020年12月份Cullinan Oncology公司将该药在在大中华区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工作交由再鼎医药负责,且已获批在国内开展临床研究。CLN-081(TAS6417)具有EGFR突变的广泛适应性,和更高的突变选择性,除了可用于EGFR ex20ins突变外,还可以适用于EGFR ex18、ex21等少见突变,因此CLN-081具有更大的临床治疗窗口。2021年ASCO大会公布了CLN-081的Ⅰ/Ⅱa期中期数据,同年12月Cullinan公司再次对外披露了该试验的最新进展。

研究设计:该I/IIa期研究纳入既往接受含铂化疗的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在I期剂量爬坡、剂量扩展阶段初步探索了CLN-081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并最终确定了Ⅱ期推荐剂量(RP2D)为100mg BID。

90061676418287777

68461676418288138

25551676418288391

图1:体外数据;图2:研究设计;图3:药代动力学数据【药代动力学(PK)特性同临床安全性数据一致,100 BID剂量给药8小时后,药物暴露稳定在EGFR ex20ins突变的GI50值之上,而且暴露在EGFR野生型GI50以上的时间很短。】

患者基线特征:截至2021年12月1日,纳入了73例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患者,中位年龄64岁,脑转移28例(38%),均接受过含铂化疗,27例使用过EGFR-TKI(非针对20插入突变),4例使用过波齐替尼单药或联合方案,39例接受过免疫治疗,中位治疗线程2。

35291676418288663

16641676418289018

临床疗效:在36例接受100mg BID可评估患者中,ORR达39%(14/36),此外1例(3%)患者PR待确认,3例(8%)患者PR尚未确认;疾病控制率(DCR)达97%(35例)。不论前序接受EGFR TKI或免疫治疗,CLN-081均显示出疗效,此外在EGFR ex20ins突变的不同亚型中均观察到抗肿瘤活性。CLN-081起效快,86%的受试者在第一次评估即接受治疗第42天时出现肿瘤缩小。Ⅰ期阶段接受100mg BID剂量的13例患者中,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超1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mPFS)达12个月,DCR达92%,其中4例基线脑转移患者DCR达100%。 

23771676418289423

7521676418289731

70141676418290015

84831676418290379

29481676418290669

安全性:共39例患者接受了RP2D剂量(100mg bid),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1级54%,2级18%)、腹泻(1级26%,2级8%)、ALT/AST升高(1级5%,2级5%,3级5%)、贫血(1级8%,2级3%,3级3%),因不良反应,5例(13%)患者减量,1例(3%)患者永久停药。1例患者发生3级药物相关肺炎。

75901676418290952

58221676418291284

1/2代靶向药

EGFR在一级序列上包含配体结合的胞外区、单次跨膜区、激酶区和柔性的C末端片段。负责转录激酶区的EGFR基因中,经典的19del和L858R突变会引起激酶区构象改变,破坏EGFR失活状态的稳定性,使之向活化状态转变。Ex20ins突变中的敏感突变A763_Y764insFQEA突变(特殊类型),插入的FQEA将C-螺旋向N末端移动,改变了β3-aC环的长度,导致1759的A替换。而β3-aC环是19缺失突变的经典位置,I759A改变与L858R和L861Q突变紧邻。由此看来,A763_Y764insFQEA相比于其他的EGFR  ex20ins突变,更像L858R和19del。有关携带EGFR A763_Y764insFQEA突变患者使用一代EGFR-TKI厄洛替尼后,对取得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疗效的报道,也提示了其与经典突变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

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其他类型,如D770_N771insNPG(耐药),在其酶动力学的研究中,D770_N771insNPG突变体与野生型EGFR有类似的结合模式和表观亲和力。该突变激活EGFR,并且没有显着降低其对ATP的亲和力,或增加其对EGFR-TKI的亲和力。其3D晶体结构揭示了,突变并未改变ATP结合口袋,而是在c-螺旋的末端形成的残基末端激活了酶构象。从结构来看,EGFR ex20ins突变体与吉非替尼的亲和力与野生型相似。这可能是携带EGFR ex20ins突变患者对一二代EGFR-TKIs不敏感的原因。[4]

3代靶向药

奥希替尼敏感报道

临床前研究表明,三代TKIs-奥希替尼可以明显抑制Y764-Y765insHH、A767-V769dupASV、D770-N771insNPG插入突变型Ba/F3细胞的生长,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团队[5]基于NGS检测到的敏感位点选择奥希替尼,研究中有6例携带20-ins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了奥希替尼治疗,他们携带的EGFR ex20ins位点在临床前研究中均被证实对奥希替尼有响应。患者大部分为女性(5/6),中位年龄为64岁。其中4例患者出现肺和胸膜的转移。患者5为脑转移,患者6为骨转移。两例患者接受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其他都是≥2线治疗,且其中两例患者在奥希替尼治疗前接受过其他EGFR TKI治疗。 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四例(67.7%)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两例患者(33.3%)获得稳定疾病(SD),疾病控制率100%。但研究中样本量太小,所以Osimertinib治疗EGFR患者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2个月(4.9-14.6个月),在数值上高于1代TKIs和二代EKI 阿法替尼。没有≥3级的不良事件(AEs),主要是腹泻,瘙痒,口腔炎和恶心。在截止2018年12月1日,2例患者疾病得到控制且继续接受奥希替尼治,而其他4名患者患有进展性疾病(PD)而停止用药。

31861676418291665

奥希替尼不敏感报道

奥希替尼治疗肺癌EGFR-20外显子突变,疗效真的更好? EGFR-TKIs+西妥昔单抗 一项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的研究[6],4名EGFR基因20外显子插入突变患者,之前都接受过铂类的化疗,有2名患者接受过EGFR靶向药物治疗,其中1名患者使用第一代靶向药物,另一名患者使用第三代靶向药物,均出现耐药。

耐药后使用阿法替尼+西妥昔单抗方案 :前3名患者每天使用40mg的阿法替尼,每两周注射一次爱必妥,爱必妥的剂量为每两周500mg/m2,这种用药方案直至患者病情进展或不可耐受。第4名患者的阿法替尼也是每日40mg,但是每两周的爱必妥剂量降低了一半。另外患者还使用了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米诺环素、皮肤霜和洛哌丁胺等,这些药物是用来缓解靶向药物的副作用的。

87531676418291833

结果表明,3名患者的肿瘤病灶显著缩小,达到了PR(肿瘤病灶缩小30%)。患者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4个月(最短的是2.7个月,最长的是17.6个月)。

22081676418291993

20外显子点突变

75151676418292251

EGFR-TKIs对不同突变类型的敏感性[7]

T790M点突变 尽管吉非替尼、阿法替尼治疗NSCLC EGFR敏感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更长、生活质量更高、客观缓解率也更好,但总有治疗过程(约6-12个月) 中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耐药和肿瘤复发。 其中 50%的获得性耐药与T790M突变有关 。 临床试验已证实,二代不可逆性EGFR-TKIs 如阿法替尼、达克替尼对T790M突变患者的有效率不足10%,并不能克服其导致的一代TKIs耐药。第三代EGFR-TKIs,包括奥希替尼、阿美替尼、艾维替尼等,主要针对的是TKIs治疗后出现继发T790M 耐药突变的患者,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奥希替尼(AZD9291)并已获得了可喜的战果。     奥希替尼于2017年3月获CFDA批准用于EGFR-TKI治疗后进展、T790M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治疗。基于以下几个研究 , 奥希替尼是口服的不可逆性小分子EGFR TKIs, 选择性作用于EGFR突变(包括继发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而对野生型EGFR的NSCLC患者无效。在AURA系列研究证实奥希替尼对于TKIs继发T790M耐药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优势和安全性之后,最新的AURAⅢ研究将奥希替尼与含铂双药化疗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奥希替尼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得到延长(10.1个月vs 4.4个月,P<0.001),总体缓解率也明显更高(71%vs 31%,P<0.001),且相较于其他各代TKIs,奥希替尼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更强,因此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尤为突出。   近来有研究表明,继发T790M突变的患者对TKIs的疗效反应与T790M/EGFR突变丰度的比值有明显的相关性 , 比值较高(≥0.4)的患者口服奥西替尼治疗的预后更好(P=0.024)。  

51751676418292510

原发性T790M

耐药突变较少见 , 根据基因检测技术不同,原发性T790M突变在无治疗经过的晚期NSCLC 患者中发生率在1%-80%之间,且常与EGFR敏感突变同时出现。Hidaka 等的最新研究表明,不论原发还是继发,T790M突变与EGFR敏感基因突变总是顺位突变关系。与 继发性T790M突变相比,原发T790M突变的患者对一代可逆性TKIs的疗效反应更差,生存期更短 。 目前关于T790M原发突变的研究不多。BELIEF研究曾表明,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突变+/-的原发T790M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疗效突出(中位PFS 16.0个月),但 原发性EGFR T790M在临床上仍是一种少见的情况, 目前仍缺乏针对这部分患者的有效靶向治疗方案。   S768I点突变

S768I在EGFR突变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5%-3%。多与19del、G719X、E709X、L861X 等位点突变联合出现。一直以来S768I单突变对一代TKIs敏感性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早期研究中,S768I突变类型的NSCLC患者对一代TKIs敏感性不一,经TKIs治疗后或PFS、OS延长,或较早表现出疾病进展。近来几项临床研究证明,S768I点突变同EGFR G719X、E709X 突变相似,亦对一代TKIs中度敏感,但敏感性不如经典的19del和L858R突变;且研究亦证实与一代TKIs 相比,二代TKIs对S768I患者疗效更具优势。提示我们对S768I突变的患者,临床使用二代TKIs更能使患者生存获益。但是众所周知,二代TKIs较一、三代TKIs 毒副反应更重,因此用药时仍需结合患者病情综合考虑

C797S/G点突变   外显子20C797S/G突变发生于T790M耐药突变后6-17个月,为三代TKIs获得性耐药突变 。 C797S点突变是指发生在EGFR第797号显子的胱氨酸/丝氨酸替换,可介导AZD9291、CO-1686、HM61713耐药。   研究表明, EGFR继发性C797S突变与T790M突变等位基因存在顺式/反式两种不同关系, 并且与靶向药的疗效有明显的相关性:T790M/C797S反式突变的患者对三代TKIs耐药,但是对一、三代TKIs联合用药敏感;而T790M/C797S顺式突变的患者对一、三代TKIs 单药和联合用药均不敏感。但遗憾的是,目前针对敏感突变/T790M/C797S三联突变的患者仍无有效的靶向药物。 

最新研究表明,ALK 抑制剂Brigatinib 识别并结合 敏感突变/T790M/C797S三联突变 的ATP结合槽,进而对下游信号通路及细胞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联用抗EGFR 抗体(西妥昔单抗)可以使此抑制作用大大增强。因此, Brigatinib联合抗EGFR抗体有望成为C797S继发三代TKIs耐药突变的晚期NSCLC 耐药突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其他三代TKIs耐药突变位点包括(L171Q,L844V, M766Q , L718Q, L792H/F/Y , G796R/S/D/A/C , L798I , P794L , G719A , G724S , S768I )。  

67221676418292648

Q787Q突变

2018ASCO的一项研究调查了EGFR-TKI初治患者罕见外显子20突变使用厄洛替尼的疗效,回顾分析了86例未使用EGFR-TKIs的EGFR突变的NSCLC患者,通过PCR分析EGFR的外显子18至21,并进行直接测序法。其中3例男性患者(3.5%)有外显子20突变。一线化疗结束后,2例外显子20,Q787Q突变患者在二线治疗中对厄洛替尼治疗有反应。所呈现的两例是第一次报道的EGFR外显子20 Q787Q突变的肺腺癌。

结果表明,这种罕见的突变(Q787Q)是NSCLC中EGFR-TKIs敏感的EGFR突变。 新型EGFR突变的鉴定为可以使用TKI治疗的新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并且是成功使用靶向治疗所必需的。   其他少见点突变 回顾既往文献研究,20外显子上其他对一线TKIs 敏感的点突变尚有:V765A、H773L、V774A、V774M、R776H、L798F、L798H、Q812R、L814P,不敏感点突变尚有:A763V、S768R、S768N、P772R、C775Y、R776L、S784F、V786M、K806E等。  

参考资料

[1]Yasuda H, Kobayashi S, Costa DB. EGFR 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s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reclinical data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Lancet Oncol. 2012 Jan;13(1):e23-31. doi: 10.1016/S1470-2045(11)70129-2. 

[2]Riely GJ, Neal JW, Camidge DR, et al. Activity and Safety of Mobocertinib (TAK-788) in Previously Tre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s from a Phase I/II Trial. Cancer Discov. 2021 Feb 25. doi: 10.1158/2159-8290.CD-20-1598. 

[3]Wang M, Yang JC, Mitchell PL, et al. Sunvozertinib, a selective EGFR inhibitor for previously tre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s. Cancer Discov. 2022 Apr 11:candisc.1615.2021. doi: 10.1158/2159-8290.CD-21-1615. 

[4]周文盛,张伟,韩宝惠.EGFR基因20外显子插入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及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2):118-126.

[5]Fang W, Huang Y, Hong S,et al. EGFR 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s and response to osimertinib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BMC Cancer. 2019 Jun 17;19(1):595. doi: 10.1186/s12885-019-5820-0. 

[6]van Veggel B, de Langen AJ, Hashemi SMS, et al. Afatinib and Cetuximab in Four Patients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Positive Advanced NSCLC. J Thorac Oncol. 2018 Aug;13(8):1222-1226. doi: 10.1016/j.jtho.2018.04.012.

[7]Costa DB. Kinase inhibitor-responsive genotypes in EGFR mutated lung adenocarcinomas: moving past common point mutations or indels into uncommon kinase domain duplications and rearrangements.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16 Jun;5(3):331-7. doi: 10.21037/tlcr.2016.06.04. 

本文作者

66551676418292831

8720167641829309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T790M,EGFR,TKIs,肺癌,靶点,药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