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宜地区适度推进基层卫生机构统一归口管理,推行“县招乡聘村用”用人机制。 通过“下挂下派”“轮岗派驻”等多种形式创新改革,畅通上下级医疗机构人员合理有序流动渠道。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屏障,其人才储备水平直接决定了这道屏障是否坚实可靠。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部分强调:“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
如何多措并举夯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础,有效壮大基层医卫人才队伍?
“小医院”缺少“好医生”
患者是否愿意选择基层医院就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医院”有没有“好医生”。经过党和国家多年来的高度重视与切实建设,当前我国基层医院人才队伍状况如何? 近10年,我国基层医院人才队伍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我国乡村医生队伍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从23.3万人上升到了47.6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也在增加。 与此同时,仍存在几点不足: 从数量看,基层卫生人才尚不能满足当下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人才断层、人才流失等现象严重。 从质量看,基层卫生人才普遍存在学历低、医疗知识匮乏、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高学历人才占比较低,人才梯队青黄不接。 现有全科医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转岗培训或在岗培训获得的执业资格证书,医疗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 从待遇看,基层医院人员工资普遍较低,部分乡村医生仍属于农民身份,没有统一的退出和养老保障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的高级岗位十分有限,晋升空间小,制约了医疗卫生人才成长的可能性与积极性。
阻碍人才成长有几道“坎”?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招不来、留不住,且“医”与“防”两个系统之间存在人才流动壁垒。深层原因在哪里? 目前,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两大部分,由于两部分内容在体系设计和项目设计上存在诸多差异,使得预防和医疗服务处于相对割裂状态,缺乏联动协同,导致卫生服务体系条块化、碎片化,削弱了各自的服务能力。 在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靠公共财政支持,多数属于“收支两条线”机制。在收入分配上,绩效考核机制并未特别向公共卫生倾斜。 加之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考核压力大、填报随访等工作任务繁杂琐碎,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战略性放弃”现象,即将考核比重低、难度又大的内容部分舍弃。 由此,导致预防性公共卫生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难以被重视。另外,我国医学教育专业设计过于强调专科教育课程及与之相应的专业实践,医学生以治疗疾病为中心任务,对预防的作用认知不足。
培育人民健康的“守门人”
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也是完成分级诊疗“首诊在基层”的主力军。 其培养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如何加强培养? 当前,急需破解“培养”和“使用”两者脱节的问题。应将全科医学作为医学院校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抓好规划设计、师资配置、教改支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等重点任务。 在医学院校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学科,并将其作为重点学科支持。要从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出发,逐渐转变医护人员对预防医学的偏见,打破专业界限思维,自觉融合临床与预防。 全面推行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普遍开展问题导向的教育教学,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推动全科医学理论与实践创新,探索建立跨基础、临床、公共卫生、卫生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建立“产、学、研、防、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教育之外的继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补充手段。可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在职专业硕士教育等多种途径,扩大全科医生培养规模。 通过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严格培训基地动态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大定向免费培养和在岗人员继续培训力度,加强脱贫地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让医卫人才融入基层、服务基层
要想让优秀医疗人才与基层医院“供需对接”,服务好广大群众,应如何施策引导?
一是完善基层人才晋升和保障机制。加快落实“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职称制度,推进基层人事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建立符合实际需求、形式多样的人才晋升渠道。 基层职称评审对论文、科研成果不作硬性要求,工作总结、教案、病案分析、技术推广总结、工程项目方案等均可作为评审的重要参考。 提高工作量、工作实绩、业务能力和基层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将工作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基层人才薪酬分配、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及绩效工资总量调整管理机制。
二是加强职业培养。以基层医务人员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补短板为目标,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家庭医生团队实用技能为重点,加强职业培训。充分发挥医联体传、帮、带优势,在派驻专家下沉的同时选派基层医务人员前往医联体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通过上级医联体的培训通道,以及三级医院、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优质资源,以授课、规范操作等方式壮大基层医生队伍,提升人员能力。
三是适度推进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在适宜地区适度推进基层卫生机构统一归口管理,推行“县招乡聘村用”用人机制。 通过“下挂下派”“轮岗派驻”等多种形式创新改革,畅通上下级医疗机构人员合理有序流动渠道。
本文消息来源:光明日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