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不但会做,且做得好,还要会说,会表现,让工作被“看见”。
医生、护士不是演员,但在具体的工作中,有时却需要用到一些表演,要做出一些姿态,为的是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消除医患对立情绪。事情不但要做,还要让患者及其家属看到,让他们看了感动。
医护人员的表演具体在以下方面:
1、遇到抢救时,现场气氛要紧张起来,医生、护士说话语速比平时快一些,走路甚至用上小跑。与患者家属交谈时,神情坚定,判断有力,话较短。但注意:不要显得慌张、忙乱,而要有条不紊!
2、告诉患者家属坏消息时,要显得心情沉痛、遗憾,而不能流露出满不在乎的神情;与患者家属谈论病情时,在一定单独的房间,安静、郑重,显得负责任。同时要适当地迎合患者或其家属,比如他说话慢,你也放慢语速;他心情不好,你也要显得很难过。
3、对任何生命都抱着一种敬畏的态度,哪怕明知救治无望,也要想尽办法,做足功夫,而不能随意放弃。至少,医护人员要表现得尽职尽责。更关键的是,你的表现要让患者家属感受得到,看得到。
4、有时候,医护人员做的事与患者关系不大,或不直接,但也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予以解读。
龙胜县人民医院院长秦松德(现在是书记了),曾给我讲了一个他的故事。在他还是内科医师的时候,科室里有个病人因为脑出血医治无效死亡。他拿出放大镜,对着死者的眼睛,凑近观察了一会。他的这个举动被死者家属看到了,就问他刚才在做什么呢?他回答说,我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没有希望了。家属听了感动得不得了,十几年之后还记得这件事,觉得他真是个好医生。
其实,他当时是想看一下死者的眼底有没有水肿、出血等,以验证神经内科教科书上的知识。
日本医家佐藤绫子写了本《医师接诊艺术》,认为现在需要医疗表演学,医务人员懂得“自我表现”。方寸室内,你是演员,也是编剧,更是导演,连椅子和照明都是你的道具。
也就是说,医务人员不但会做,且做得好,还要会说,会表现,让工作被“看见”。人是很容易感动的,尤其是那些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及其家属。电影里虚构的人物与故事都可以把人感动的眼泪直流,急诊科上演的与死神争夺生命的真实搏斗,理应更能感动大众。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医务人员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然后想办法感动患者。这其实有很多好处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