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团队必将在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的平台上,敢于挑战、勇于担当,稳扎稳打、再创辉煌。
2月10日,吉林省首例术前ECMO桥接肺移植患者顺利出院,这也是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成立后的第二例肺移植术。
2022年10月,17岁的患者因服用烈性农药“敌草快”入吉大一院急诊内科抢救治疗。经过积极救治,患者其他器官功能尚可,但肺纤维化已经非常严重,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后转入肺移植团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李丹医疗组进一步治疗,但患者氧和仍无法维持,协调心脏外科给予患者行ECMO治疗。农药中毒导致的肺纤维化是不可逆的,此时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经多学科会诊一致认为肺移植是延续他年轻生命的唯一希望。 为此例患者实施肺移植手术的难度高,并且面临严重气道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吉林省尚未有过相关经验,能否使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康复出院对吉大一院肺移植团队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11月20日,在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肺移植特聘教授陈静瑜的协调下,成功为患者匹配到北京的一例肺源。肺移植团队积极协调转运绿色通道,仅用时4个小时便将千里之外的肺源送达长春。在党委书记、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吕国悦的领导下,在器官移植中心执行主任傅耀文的支持下,在麻醉科、第二手术室、输血科、心脏超声科的帮助下,吉大一院肺移植团队顺利完成双肺移植手术。
在下一步的康复治疗中,ECMO桥接肺移植,凝血功能异常,气道多重耐药的定植菌感染,术后免疫抑制剂与抗感染的矛盾治疗成为肺移植团队面临的又一艰巨考验。在此期间,肺移植团队多次与无锡市肺移植团队进行线上会诊,结合吉大一院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治疗经验,在胸外科护理团队的协助下,肺移植团队制定了详实缜密的康复计划。面对当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肺移植团队积极应对,相关医护人员闭环工作,直至患者康复出院未感染新冠病毒。吉大一院肺移植团队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并使吉林省术前ECMO桥接肺移植实现零的突破。 未来,在院党委、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胸外二科教授崔有斌、主任李洋的带领下,包含多学科在内的肺移植团队必将在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的平台上,敢于挑战、勇于担当,稳扎稳打、再创辉煌。
END
来源丨胸外二科 通讯员丨梁晨 科室审阅丨李洋 责编丨秦楠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