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谈产品进院是“闯关”,门槛依旧存在
2022年国谈落地,市场上反应该是比较强烈的,一个是本次纳入的产品很多,另外一个嗷嗷待哺的“代理商”群体又沸腾了一把,估计有一半左右的产品代理应该是尘埃落定了,是不是好事,绝对是好事,但是,接下来的工作会比想象中难一点。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数据。
去年,浙江省医保局发文《全省三级医疗机构谈判药品配备情况(2022年第一季度)》,从发布数据上来看,同是国谈产品,但是,医院的进院情况、不同医院的配备数量差距巨大。
国谈产品三级医院开发:院均进药46个,每品种进院均23家
1、每个产品都有国谈属性
2、都说不占药占比、不占医保名额
3、每个产品想象空间都有充分的理由
但是,现实是十分残酷的,进院依然是一道巨大的“门槛”,这点一点能从下面的数据中表现出来。
表1:2019--2021年国谈产品目录初整理
(信息来源:国家医保局 )
表2:医院进国谈产品的数量清单
(信息来源:浙江省医保局 风云药谈整理 )
表3:各产品进院的数量情况
(信息来源:浙江省医保局 风云药谈整理 )
通过以上数据还是能看出来一些问题,包括要积极的开展“双通道”等问题;
1、三级医院平均开发率偏低:浙江三级医院大概数量有160家上下,有国谈产品的是135家,这个开发率是不错的,但是,平均到每个产品上就不高了。
这里涉及到专科产品本身需要进院的数量就不多,有些医院没有肿瘤方面的科室,或者科室较小,那么,可能进步了那么多肿瘤产品,这种类似的情况也不少。
进药数量达到平均数46个的,一半医院数量都不到。
2、开发难的现实问题:进药最多的一家医院是省立同德,有120个产品,不足总谈判产品数量的一半,甚至可以说是三分之一多一些。
国谈产品尚且如此,其他产品进院难度可想而知。
3、有些产品零开发:国谈产品有将近300左右,有进院数据的只有不到280,也就是说还有二十个左右产品是没有三级医院开发成功的,这个数据就自己整理吧。
是那四五十个产品都没有患者么?很显然不是的,没有进院的产品可以研究一下,但是,看了一下有些产品是上市十来年了,只是刚刚转成医保,没有医院销售,挺奇怪的。
4、见表3,可以看出来,根据已经公示的三级医院的开发情况,每个产品的平均进院数量是23个,160家上下的三级医院,平均进院数量是整个三家医院数量的差不多六分之一。
就实际销售来看,一个产品在一个省三级医院能进一半以上的数量,就算做的不错的,能进三分之二那基本上可以叫做全覆盖了,如果实现全覆盖,只能说产品好、营销好,各方面做的都好。
2023年3月1日开始执行新国谈,有个问题应该还需要明确
竞价产品的挂网价问题:最低报价,参与企业的报价,未参与企业的市场挂网价格问题,这个问题从国家层面没有十分明确,从省级来讲政策各有不同,有的是要求挂国家公布的价格,参与的是要求不高于国谈报价价格,未参与的如何报价?如何确定医保身份的问题,还急需尽快落地。
【免责声明】
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