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策高质量|黄梅县人民医院:“万难”之时有“万力”
2022年在众县域医院管理者陷入“万难”之时,黄梅县人民医院的门急诊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总数据直超40万人次。更让人惊讶的是,其住院人数也一路飙升到了3.9万人次。
2月8日,黄梅县人民医院院长方军在《健康县域传播平台》的邀约下做客直播间,与主持人吴静展开了一场“实力”之谈。
事事都监管 件件有预算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医院管理怎何尝不是?
黄梅县隶属湖北,人口103万,其坐落的地理位置,不得不让“掌舵者”方军在管理上“精一精,细一细”。
他说,“从位置上来看,我们置身在鄂皖赣三省交界,担负着黄梅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接任管理岗位后,经数次总结学习与反复探索,方军与其他班子成员决定设立质管办。即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开始狠抓全院医疗质量。
由专人负责“专”事。他介绍,“我们从医院队伍中,挑选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人员,让他们担任我们的监管指控员,以罗晋浩主任为代表,全面推行医疗质量管理。”
“这是一个全员参与,共同凝聚的过程。”
“对于一个新生事物,从认识到慢慢接受,是需要过程的。但作为管理者,要清楚这其中存在的主要‘关键’。”方军说,“全面推行就要主抓成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预算’。”
“预算一定要做到全面。”方军讲道,“我们的财务预算,自年初开始,就从行政、临床科室精准到了每一位带头人身上,让他们将这一年里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做好预算。”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医院本身特点相结合,调整制定了适宜于我们自己发展的考核方案。”
“这样一来,在整体的精细化过程中,我们就做到了最初预想的‘事事都监管 件件有预算’。由此,在每一年的质量管理大会上,我们就有了新的突破,新的创新。”方军如是说。
需要强调的是,精细化管理不代表统一的、抠门的,也不是将一套考核体系套在所有科室身上。他谈道,“比如,在儿科、妇科、产科等类似科室,我们就会打破传统的精细化模式,根据它们的现有特点建立起另一套考核适宜标准。”
柔性引才 落成五个专家工作室
“人才”问题一直县域管理者的心头病,在方军这里也不例外, 直呼,“求贤若渴”。
在人才上面,黄梅县人民医院主要走了两步:一步是“引”;一步是“育”。
“引”是方军担任院长后,综合考虑提出的“柔性引进人才”机制。
“县医院想引进一名博士其实是很难的,所以我们通过聘请的方式,引进5名博士,并成立了名医工作室,定期来院坐诊、查房、带教等。”让患者不出县就能享受到“大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
县医院能引进博士、硕士,在待遇上自然也要有相应“优势”。据方军透露,黄梅县人民医院在年薪的“硬”性条件上:博士是100万,硕士是50万,同时还创造一切条件,让人才有发挥自身优势的平台,让有“为”者有“位”。
此外,黄梅县的人民医院还从省城大医院引进了七个行政科主任。“这七个行政科主任到了我们县医院临床科室后,他不仅仅只是去做个手术,而是需要作为我们真正的行政科主任,对整个科室做全面的管理,包括人财物等各方面。”
“这就打破了以往的传统,让他们直接参与了进来,负责所在科室的学科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军解释,“只要请过来了,我们就要打破传统,不能是只请个专家教授过来做一台手术就走了,我们要留住思想、留住技术。”
想要长足发展,还的立足于“育”。“对于医院现有人员,我门也要提前规划培养。”他说,“不能有了引进的优秀人才,就把他们给‘丢’了。”
由此,不管是出去进修,还是轮训。方军把医院所有行政职能人员全部都排了班。让他们都有机会到省城的“大医院”去进修、轮训。“每个人转一圈是两周,所有人轮转完之后我们再来个两周,让他们能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开阔视野。”
“这样一来,不但激励了他们成长,也提高了医院整体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方军强调。
另外,医院也建立了自己的业务学习平台。“我们有一个‘梅苑论坛’,相当于央视的星光大道,全院集体业务学习,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树名医 建名科 接力高质量
学科是一家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这方面,黄梅县人民医院每一步都迈的很踏实。 “先是树名医,再是建名科,最后形成MDT团队。” 方军如是说。
有了名医就有了名科。“这个名医具体要‘树’在哪里?非常关键。”他说道,这是要根据区域疾病谱要着重规划的。
“当地最常见的的疾病,你没有专业医生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方军进一步补充,
“但只要你一家医院有了该方面的‘名家’,他就是在科室里简单坐着,也有很多患者会找上来。”他举例道,“以我们胸痛中心主任石成虎为例,有很多冠心病的患者在争分夺秒的找他看病。”
“名医,石成虎是当之无愧的。”方军感叹,“因为我们医院现在的胸痛中心很多病人都很急,因此不论白天还是晚上我就经常看他在科室里忙碌,完全是把24小时都贡献在了医院里面。”
“我们要树的就是这样的名医。”
DSA
“要强调的是,我不主张他们做‘默默无闻’的名医。要将他们推出去,树他们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从而带动周围的人。”
同样优秀,还有被称之为王牌科室的肿瘤科。其每一步走得扎实而坚定,基本实现了和中南医院的同质化诊疗,如常规开展肿瘤微创手术、调强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等,在湖北省县级医院中居于前列。
据黄梅县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登记的当地肿瘤患者数量为2898例,其中有2071例患者在黄梅县人民医院完成放化疗。2021年,该院肿瘤科出院病人数达5100人次,门诊量达13000人次左右。
科室的肿瘤诊疗水平在提升,就诊患者数量在增加,但方军却“忧郁”了。
直线加速器
“我们很多时候花了很大力气去做后面的事情(放化疗、手术),但前面的事情(肿瘤早期筛查)更需要重视。如果肿瘤早筛能做好,我相信健康中国的目标也不远了。”在他看来,县级医院是做好肿瘤早期筛查非常关键。
值此,黄梅县人民医院将肿瘤早期筛查的“触角”延伸至更广泛的角落。
2020年,黄梅县人民医院,用低剂量的CT在本地进行了3000多人的肺癌早筛,其中发现3例早期肺癌患者;同年,在该院获批国家级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后,每年都会进行1万例左右的消化道早癌筛查,目前已经筛查出260余例早癌患者。
肺癌筛查现场
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和思想认知限制,很多来自农村的患者都是在身体出现不适了才去医院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晚了。
作为一名消化内科的医生,方军常常对科室的医生说,“胃镜、肠镜要慢慢做,仔仔细细地做。我们面对的老百姓,很有可能一辈子就做一次胃肠镜,要抓住这些患者来院就诊的机会。如果患者达到了肿瘤筛查的年龄,或者有高危因素、预警症状,希望你们可以留下这部分患者做肿瘤筛查。”
最值得一提的是,新年伊始我们肿瘤科,创造了历史性突破,通过了湖北省三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县级医院。
责任编辑:马源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