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是否能有处方权?
目前很多朋友在谈及护理行业的不完善之处,职业发展受限受到很多讨论,大部分只能遵循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主任这样的晋升之路,但是往往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那该如何「破局」呢?
目前,华西医院已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引进并全面落地「高级实践护士护理模式」的三甲医院。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护士的发展又可以步入一个新时代。
从整体来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护士。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经有注册护士501.8万,比执业(助理)医师多出近一百万,是占比最大的卫生技术人员。
统计图来自《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护理行业——五百多万从业者的专业价值却一直没法得到应有的体现,职业生涯发展受限程度高。
面对这样的困局,华西医院开始主动变革,去年年末启动了高级实践护士(APN)项目,首批设立30个岗位。
或许华西模式,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从人员数量比例来看,华西医院有4500个护理编制,近5000名在职护士。护理人数多,医护比例更趋合理,达到了1:2.5.高出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所要求的医护比1:2的标准。
其次从科研项目支持来看,医院重视护理科研,每年都会划拨1000万元护理学科发展基金。
实际上,高级实践护士(APN)项目的诞生,核心也是基于通过科研思路解决临床问题。
那么,APN和普通护士会有哪些差别?这对于护理行业会产生哪些改变和影响呢?
应运而生的高级实践护士
有句老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在临床中扮演的是多面手的角色,一方面要密切观察患者身体指征,及时上报;另外要在日常疗护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社会支持,促进身心康复。
但在我国,对护士存在“做事没有技术含量”的刻板印象。比如喊护士“服务员”,以及认为护士的工作只是“打针发药”等等。
相比之下,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护士的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分层体系,可以通过逐渐学习成长为更高一级的护士。高级实践护士,被定义为熟练多项临床和职业能力,拥有决策能力,以及研究和循证能力,执业领域超出普通注册护士。
医生做不到24小时守在患者床旁。大量的病情观测、预判,以及医疗方案的落实,病人心理问题疏导、健康教育等工作,需要靠护士来完成。
护士不仅是医疗系统人数占比最高的卫生技术人员,更是待在患者身边时间最久的医务工作者。她们在提高病人照护质量、推动护理专业发展、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级实践护士的出现,相当于为护理工作的变革提供了一个抓手。有了这样的抓手之后,护士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比如,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再入院率,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费用,进一步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从而减少整个医疗成本的支出。
为何APN最先出现在华西医院
高级实践护士(APN)的院校培养,在中国大陆已有先行者。2017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曾开启开业护士(NP)培养先河。在美国,开业护士是高级实践护士的分支。然而,开业护士培养之后,如何在临床使用,目前仍有待探讨。
华西医院则是中国大陆首家从临床需求的角度出发,引进并全面落地「高级实践护士护理模式」的三甲医院。
华西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一直是着眼于临床的需求,用科研的思路解决问题。高级实践护士项目的科研基础,源于医院一位博士的一项相关课题。
以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例,医生关注的重点是精准手术和治疗,容易忽略肠内营养的问题。而在高级实践护士的指导下,护士从患者入院开始,就能持续跟进患者营养风险评估、营养方案拟定、实施和效果评价,并根据评估结果,动态组织营养科等多科会诊。
研究结果显示,同样是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有高级实践护士护士干预后,24小时肠内营养的实施率、营养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改善都非常明显,患者血清白蛋白的输注减少,康复进程也明显加快。
一系列结果说明,该项目能够使护理质量提高,平均住院日缩短,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成本效益的优质护理服务。基于此,2021年7月份,30个高级实践护士岗位的申请一次性通过。
高级实践护士岗位薪酬津贴和护士长一样
为了体现高级实践护士岗位的价值,鼓励有志于深耕临床的护理人员沿这条路走下去,华西医院特批了高级实践护士岗位薪酬津贴,额度和护士长一样。
在人员遴选上,国外高级实践护士必须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而华西医院的高级实践护士项目,采取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对于一些优秀的临床护士,不将硕士学历当作硬性条件。但是,要求她们具备本科学历,积累15年以上工作经验。同时,还要考察她们的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学习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为了和发达国家接轨,考虑到高学历护理人才会越来越多,需要给她们提供主动作为的空间。对于研究生学历的护士,条件放宽至5年工作经验,同时会考察其可塑性。通过遴选的人员,将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帮助她们完成角色胜任力的提升。
华西医院高级实践护士项目的培训课程和体系,是和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护理专家合作进行的,内容主要聚焦于临床照护能力、多学科沟通协调能力、循证护理能力等,同时适当加入科研和教学能力。
作为高级实践护士,核心的能力是把控疑难重症患者的护理,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措施。此外,她们还要能做专业的引领,制定标准和规范,并懂得如何将循证的理念、研究的成果运用到临床,推动临床的发展。
经过培训之后,要求高级实践护士必须具备住院医的水平。这样的要求虽然会使护士的压力变大,但是也会让她们体会到专业价值感,在培训中,会要求护士拿起听诊器做查体。
高级实践护士岗位采取能上能下机制,3年为一个任期。培训完成进入临床之后,每年会有年度考核,看她们是否发挥了预期的作用。如果考核不达标,就会取消岗位资质,并不再享受岗位津贴。目的是通过可衡量的关键护理指标,逐步形成良性循环,让护士真正「以患者为中心」。
护士是否能有处方权?
华西医院高级实践护士岗位的设置,对于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节点性意义。
但是,星星之火可否燎原?
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护士处方权的问题。
2018年,新加坡的高级实践护士拥有了处方权,这是她们发展的里程碑。
由于国内大环境所限,目前护士很难拥有处方权,因此需要从协议处方权入手。没有一定的处方权,或者是协议处方权,高级实践护士就难以真正落地。
目前计划通过协议处方权的试点,高级实践护士们的能力提升以后,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可能还会去进一步探讨扩大护士的处方范围。
文末寄语
高级实践护士(APN)是一种很不错的尝试,护士的技术能力得到了肯定,打破了大众对护士的只会打针发药的刻板印象,也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护士的晋升空间,类似于许多大公司成熟的晋升两类职级体系,分为T系列(重技术)和M系列(重管理),这样不同类型的人才都尽可能得到发挥。
虽然在我国,APN的项目处于试水阶段,还未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落地,但是令人高兴的是,国家对于护理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护理行业发展的道路是坎坷的,但我们相信前途必然璀璨,光芒万丈。
大家如何看待高级实践护士在中国的初步落地?期待评论区你们的回答。
来源:健康界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