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地发现1例输入病例!近期易发,出游一定做好防护
2月10日,据绍兴发布消息:记者刚刚从绍兴市疾控中心获悉,绍兴市报告1例登革热输入病例,为春节期间到泰国旅行人员。
疾控专家提醒,前往相关国家和地区时,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注意防范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我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旅游、商贸等出入境的频率大幅增加。今年春节期间,该名登革热患者王小花(化名)一家四口前往泰国旅游。回国后,王小花出现发热症状。经医生检查,排除王小花为新冠病毒感染者。
“考虑到患者去过国外,后续又扩大了对登革热、疟疾等输入性疾病的筛查。”绍兴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马岩受访时说,通过流调发现,王小花在泰国旅游期间被蚊子叮咬,检测结果显示患了登革热。
疾病特征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其潜伏期3至15天,多数为5至8天,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程度可从轻度发热到高热不等,同时伴有严重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及皮疹,面、颈、胸部潮红,严重者可因休克或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导致死亡。
登革热的流行特点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
本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
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以儿童为主。
如何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做好防蚊灭蚊是关键,环境改造和环境处理是防蚊灭蚊的一项重要举措。
环境改造
在环境改造方面,做好封、填、疏、排、清很重要。
封:封盖水缸、水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密封有用的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排:排清积水。
清: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环境处理
(1)控制水生和陆生植被;
(2)冲刷河道水闸;
(3)定期清洗家庭水缸与养花容器;
(4)定期清洗家禽和家畜饲养环境;
(5)规范推行垃圾分类管理。
目前出国游逐渐增多千万要做好防蚊工作!
若发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来源: 福建卫生报综合中国新闻网
编辑:林淑婷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