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数据而言,Carvykti的疗效还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本次数据中,ALLO-715在持久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问题上和自体CAR-T打了个平手,但不知道在更大规模的试验中能否保持。
2023年1月23日,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Allogene Therapeutics的同种异体BCMA CAR-T候选产品ALLO-715的1a期试验具体数据。
UNIVERSAL研究是一项针对经过CD52单抗(ALLO-647)预处理的r/r MM患者的剂量递增试验。此次公布的中期数据涵盖前48名入组患者,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都对最后一线治疗无效,且未使用桥接疗法,入组到给药时间约为5天。此次ALLO-715来自三个健康供体。
其CAR-T制剂包括:单剂量ALLO-715和FCA39淋巴细胞耗竭(标准flu/cy加39mgALLO-647)或FCA60淋巴细胞耗竭(标准flu/cy加60mgALLO-647)。
DL1到4的剂量安排如下图。(1M为10^6个CAR-T细胞)
耐受性结果:
DL2的CA39方案组中,观察到第8天5级真菌肺炎(与LD相关)的剂量限制毒性(DLT)。
疗效数据:
此次试验中位随访10.2个月。
整体来说,ORR约55.8%;15例患者(34.9%)达到效果较好的部分缓解或更好(VGPR+);
不同递增剂量组中,出现缓解的患者比例分别为:DL1为0/3;DL2为2/7(28.6%);DL3为19/27(70%);DL4为3/6(50%)。其中,DL2的患者缓解较好。与低剂量水平(DL1和DL2)相比,DL3剂量下的扩增数值更高。
在DL3组接受FCA60方案的24名患者中,17例(70.8%)患者有缓解,其中11例(45.8%)有非常好的部分缓解或更好的缓解,6例(25%)达到CR或者sCR。中位缓解时间为8.3个月。
在14例达到VGPR或更优最佳反应的患者中评估最小残留疾病(MRD), 13例MRD阴性(93%)。
在去年11月底的R&D展示活动中,Allogene更新了该试验的其他整体数据。截至2022年10月,中位随访时间达到14.8个月,在FCA60队列中ORR达67%,VGPR+为42%,且所有VGPR+都是微小残留病(MRD)阴性。应答的中位持续时间为9.2个月,最长持续应答时间为24个月。
不良事件:超过20%患者发生AE。38例(88.0%)患者报告≥3级不良事件。CRS比例约为55.8%,包含24例患者;有1例≥3级事件(2.3%),6例患者(14%)发生神经毒性,无≥3级事件。23例(53.5%)患者发生感染,其中10例(23.3%)≥3级。
对标产品疗效数据:
Abecma(ide-cel):其获批依靠的是关键性2期KarMMa研究的临床数据。
在100位可评估疗效患者中,ORR达到72%,sCR为28%。患者产生迅速而且持久的应答的中位时间为30天,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1个月。在28位获得sCR的患者中,65%的患者缓解持续至少12个月。
Carvykti(cilta-cel):最新为CARTITUDE-1研究的1b/2期数据。
中位随访28个月时,97名患者的ORR保持在98%左右,sCR值达到82.5%。其中29名患者进入的是1b期研究。随访28个月时的PFS和OS率分别为54.9%和70.4%。随访时间暂不足以明确中位OS和PFS。所有亚组的总体缓解率都很高(95.1%-100%)。
对比
疗效:ORR值没能达到两款自体CAR-T的水平,但是目前患者数量较少,还是要看2期试验是否会对患者入组条件或者CAR-T制剂的配方进行调整。
安全性数据:ALLO-715的CRS仅略低于自体BCMA CAR-T。
持久性:ALLO-715的延长细胞减少率为19%,数据类似自体CAR-T。
可及性:此次试验证明其能够在中位数5天内完成从入组到开始观察给药。相对CARTITUDE-1中的32天,有显著差异。同时,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治疗,相对ide-cel和cilta-cel在白细胞分离和CAR - T输注之间的退出率分别为9%和14% 。
桥接治疗:接受ALLO-715的患者在等待期间未进行桥接治疗。相比,在 CARTITUDE-1研究中,75%的患者接受了桥接治疗,虽然其中34%的肿瘤负担减轻,但是均未达到CR;KarMMa中则是88%。
小结
就目前的数据而言,Carvykti的疗效还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本次数据中,ALLO-715在持久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问题上和自体CAR-T打了个平手,但不知道在更大规模的试验中能否保持。
同种异体CAR-T最显著的优势应该还是在成本效益上,包括周期短、价格低、减少桥接治疗的成本、无法给药的风险低等等。感觉在安全性足够的前提下,如果从平衡经济负担和治疗效果的角度来看,同种异体BCMA CAR-T商业化的真正阻碍或许是那些数量众多的BCMA双抗/三抗?
参考文献:
1.Mailankody, S., Matous, J.V., Chhabra, S. et al. Allogeneic BCMA-targeting CAR T cells in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phase 1 UNIVERSAL trial interim results. Nat Med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2182-7
2.Martin T, Usmani SZ. 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an Anti-B-cell Maturation Antigen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 for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CARTITUDE-1 2-Year Follow-Up. J Clin Oncol. 2022 Jun 4:JCO2200842. doi: 10.1200/JCO.22.0084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658469.
3.Manier S, Jurczyszyn A, Vesole DH. Bridging Chemotherapy: Multiple Myeloma. 2022 Feb 7. In: Kröger N, Gribben J, Chabannon C, Yakoub-Agha I, Einsele H, editors. The EBMT/EHA CAR-T Cell Handbook [Internet]. Cham (CH): Springer; 2022. Chapter 24. PMID: 36122072.
来源:闲谈 Immunology 2023-02-0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