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研】全球创新提速,小核酸药物递送系统革新升级

2023
02/12

+
分享
评论
凯莱英Asymchem
A-
A+

递送技术将向多重靶点、安全稳定、递送效率高、疗效时长久、毒副作用小的方向持续发展,不断革新升级,助推更多创新小核酸药物及早上市。

小核酸技术作为近两年颠覆性的创新疗法之一,与传统药物相比,小核酸药具有靶点筛选快、研发成功率高、不易产生耐药性、适应症广阔、治疗长效性强等诸多优势,能很好补充或替代现有疗法,填补空白适应症,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2025年全球小核酸药物销售额将突破100亿美元。

广义的小核酸药物是指长度小于30nt的寡核苷酸序列,包括小干扰核酸(siRNA)、反义核酸(ASO)和核酸适配体(Aptamer)。虽然ASO是最早开发的药物类型,但siRNA已成为研发最集中的热门方向,占据全球小核酸药物研发管线总数的65%。小核酸药物递送载体的开发,是业界公认的核心壁垒和技术难点之一。由于小核酸是外源性药物,可能会在血液循环中被核酸酶降解,且由于其分子量大以及带有负电荷,所以无法穿过细胞膜发挥疗效,体外试验表明仅1%的核酸药物能进入细胞质,而在体内试验中该比例不足0.1%。为此开发可以克服天然生物学障碍、实现高效跨膜和体内运输的小核酸递送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98231676158089515

图.小核酸药物在递送中面临的问题 资料来源:平安证券

小核酸药物的递送载体可分为病毒类和非病毒类。由于病毒类运输效率低且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因此非病毒类成为当前主流,其中LNP(脂质纳米粒)和GalNac(N-乙酰半乳糖胺)是研究和应用最成熟递送载体,也是上市药品临床试验中被成功验证的非病毒类载体技术,下文重点介绍LNP和GalNac系统,其他临床阶段的载体还有PNP、外泌体等。

LNP

LNP是脂质载体中的代表,已上市的mRNA疫苗,如BNT162b2(Pfizer/BioNTech公司研发)和mRNA-1273(Moderna公司研发)均采用脂质纳米粒技术。早在2018年FDA批准的首款siRNA药物Onpattro(Alnylam)就使用了LNP,也正因为此,LNP技术的底层专利掌握在Alnylam手中,所以专利所属权问题就成为应用LNP技术的最大弊端。

LNP的结构由阳离子脂质、辅助型脂质、胆固醇和聚乙二醇(PEG)修饰脂质组成稳定的颗粒。阳离子脂质主要负责与带负电的小核酸结合,辅助型脂质在内吞时加快小核酸释放,胆固醇进一步稳定LNP的结构,PEG修饰的脂质可以防止LNP聚集,延长其代谢时间。递送时,小核酸在LNP的内核中被保护不被降解,同时LNP的亲脂性可以使颗粒和细胞膜融合,递送小核酸进入细胞发挥作用。

38901676158089913

图.LNP成分及结构 资料来源:precision nanosystems

除了专利问题,LNP高质量生产还需精准控制其组分、粒度、流量、流体形态,包括高纯度脂质原料的生产也较为复杂,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还较少。比如凯莱英在LNP合成原料供应领域就及早布局,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关键技术的公司之一。2022年3月和mRNA原料酶生产企业近岸蛋白达成战略合作,由凯莱英提供阳离子脂质和PEG脂质体,双方联手打造mRNA一站式服务平台。

LNP技术的另一大瓶颈是其组织靶向性仅局限于肝脏,当静脉注射后80%-90%的LNP会进入肝脏被肝细胞吸收,这极大限制了其他病变器官的应用治疗。2022年7月,美国ReCode Therapeutics公司公布了最新突破性进展,通过选择性器官靶向LNP递送平台(SORT-LNP),能成功对特定器官靶向治疗,该系统不仅可用于肝外组织的药物递送,还能运载多种类型的基因药物,如mRNA、siRNA、DNA或是混合型药物等;并能以静脉注射、吸入、皮下注射等多种方式进行给药。SORT-LNP的技术核心是通过额外添加一种SORT分子,使得LNPs能特异靶向肺、脾或肝脏。

61001676158090414

图.SORT-LNP平台 资料来源:ReCodeTherapeutics官网

GalNac

GalNAc偶联修饰是当下大热的小核酸药物递送系统,通过将GalNAc以三价态的方式共价偶联至核酸3’末端构成单缀合物。GalNAc优势是偶联的分子量小,能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达到较好疗效,作用时长可达数月。已上市的siRNA药物中有三款采用了该递送系统(均来自Alnylam公司,2021年三款药物合计销售6.62亿美元)。但GalNAc递送仅高效靶向肝脏,由于Alnylam对GalNAc技术平台也进行了专利保护,在化学修饰、linker和整体结构方面都设有专利护城河,因此涉足GalNAc技术的Dicerna和Arrowhead公司和Alnylam也存在法律纠纷和授权许可等问题。

国内圣诺医药为强化完善该技术,开发布局了多个GalNAc平台,包括GalAhead™递送平台和GalNAc-PDoV递送平台,并取得相应专利。前者属于强化版的GalNac技术,可用于下调单类基因(mxRNA小型化RNAi触发器),以及下调多类基因(muRNA,多单位RNAi触发器)。mxRNA是仅由32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寡核苷酸形成的小发卡结构,GalNac能共价结合在寡核苷酸的一个或多个位置,相比传统GalNac偶联药物需要合成两种寡核苷酸,而mxRNA技术的每个RNAi触发器只需合成一个寡核苷酸,因此制造更方便;muRNA是由多条长度约32个核苷酸的单链寡核苷酸组成,带有共价连接的GalNac单糖。当混合时,寡核苷酸自组装成多重结构,进入细胞后能可控地分解,产生多个单独的RNAi触发器,可同时敲低多个靶基因,治疗效率大幅提升。

圣诺医药还开发了GalNAc PDoV升级平台,其中PDoV由组氨酸-赖氨酸肽序列组成,除了在一个位置用GalNac修饰,在其他位置会偶联1-2个siRNA的正义序列。载体药物进入细胞后,PDoV的组氨酸成分会在酸性环境中质子化,从而增强siRNA的内含体逃逸效率,提高最终的递送效率,与传统GalNac技术相比其递送效率更高,并能同时递送2个siRNA发挥协同作用。

45881676158090712

图.GalAhead™和GalNAc-PDoV平台示意图 资料来源:圣诺医药IPO说明书

全球范围来看,LNP、PNP等高聚物和其他偶联方式以针对肝脏外的组织治疗为主。布局GalNac技术平台的企业较多,包括Alnylam、Dicerna、Silence、Arbutus、圣诺医药和Arrowhead等,旗下有多个产品且管线较为成熟,均处于临床后期阶段,但研究方向仅限于肝脏递送。全球主流递送系统特点比较如下所示。

57451676158090986

图.小核酸药物主要递送系统 资料来源:BCG

预计不久的将来,全球市场会涌现更多新型递送系统。递送技术将向多重靶点、安全稳定、递送效率高、疗效时长久、毒副作用小的方向持续发展,不断革新升级,助推更多创新小核酸药物及早上市。

参考文献:

1. mRNA药物上游产业链——扬帆起航,星辰大海,海通国际,2022年4月

2. 圣诺医药——小核酸赛道先驱者,差异化布局肿瘤和纤维化领域,平安证券,2022年6月

3. ReCode Therapeutics:LNP技术全新升级,直击基因药物递送痛点,医麦客新闻,2022年7月19日

4.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20629/content-1391698.html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siRNA,LNP,核酸,药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