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不仅能站起来,还能好好走路?一名4岁男童成功在浙大儿院开展Dega截骨术
“对,孩子患有脑瘫。”
“经过治疗其实可以好好走路。”
“Dega截骨术治疗神经性髋关节脱位
效果还是很让人期待的。”
近日,在浙大儿院滨江院区骨科病房,我们见到了一个4岁的脑瘫患儿跳跳(化名),手术后他虽然感到有点难受,但状态还好,正坐在病床上看手机,一边看手机一边跟奶奶互动。
除了眼睑有些许下垂,孩子的反应、动作、神态都看不出来与正常孩子的明显区别。
骨科副主任陈文昊介绍道:孩子因为脑性瘫痪(脑瘫)、髋关节脱位来到医院就诊,目前已接受Dega截骨术,术后髋关节脱位已经得到矫正。
脑瘫患儿不仅能站起来,还能接近正常行走?
他表示:“很多人对脑瘫有误解,或者理解偏差。很多人所理解的脑瘫,都是坐轮椅或瘫痪在床的,一般属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Ⅳ-Ⅴ级。其实很多轻症脑瘫患儿具备独自行走或者工具辅助下行走的能力,只是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畸形和步态异常,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治疗得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浙大儿院这类国家级医疗中心,矫治手段已经很丰富,不仅可以对孩子异常步态进行康复训练、肉毒毒素A神经阻滞,单次多平面手术等序列治疗,也可以针对神经性髋关节脱位进行Dega截骨治疗,患儿经过规范治疗可以过上更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孩子走路摇摇摆摆,远离家乡来到杭州,终于找到的元凶:神经性髋关节脱位
陈文昊介绍,大脑性瘫痪不仅有分型,包括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双瘫、痉挛型偏瘫、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混合型等,还有GMFCS分级,包括Ⅰ-Ⅴ级,级别越高越严重。跳跳属于大运动评分Ⅱ-Ⅲ级,需要借助辅助移动设备在平地上行走。在来到医院的时候,能够明显看到他走路摇摇晃晃,肉眼可见的有问题。
据跳跳奶奶回忆,孩子在4个月的时候才会抬头,那时就感觉不大对劲,当地确诊脑性瘫痪。后来一直在积极治疗。从暑假开始,发现孩子的走路姿态奇怪,但在老家医院,医生以为只是肌张力问题,建议继续做康复训练,后来情况越来越重,走路一拐一拐、摇摇摆摆,看起来跟跛脚似的。
考虑到杭州医疗条件好,浙大儿院实力强,他们通过浙大儿院互联网医院在线向陈文昊副主任进行咨询,得知在这里能够得到“手术+康复”系统化治疗,就带着孩子远道而来。
来到陈文昊副主任的门诊,跳跳被确诊为脑性瘫痪共患左侧神经性髋关节脱位,一侧情况已经比较严重。近年来孩子步态异常主要与此有关。如果只是做康复训练,而不手术治疗,病情将不断恶化,甚至影响以后行走。
手术前跳跳的髋关节
“这类手术都是四级手术,要通过骨盆截骨改善髋臼对股骨头外侧的覆盖,更要通过矫正让偏离的股骨头能够‘回家’,对于主刀医生挑战极高,加上孩子才只有4岁多。”陈文昊说。
那么,怎么办呢?
创新性开展Dega截骨术,通过截骨、移植等系列高难度操作,成功完成手术
结合跳跳的身体情况,陈文昊副主任决定采用对改善髋臼外侧覆盖更有效的Dega截骨术,以重塑髋关节形态。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这种手术对主刀医生的技术和手术团队的综合实力要求很高,目前,有实力为儿童开展这种高难度手术的医学中心还不多,浙大儿院是其中之一。
通过截骨、移植(自体骨移植)、修复等系列高难度操作,经过四小时的手术,跳跳的髋关节问题被成功修复。做完手术,跳跳被转入了普通病房,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后,就能出院。
手术后跳跳的髋关节
等身体完全恢复后,他可以继续在浙大儿院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
骨科专家:Dega截骨术治疗神经性髋关节脱位效果好,希望可以帮助更多脑瘫患儿
浙大儿院骨科副主任陈文昊介绍,超过三分之一的脑瘫患儿会逐渐发生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我们称之为神经性髋关节脱位,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孩子的功能活动水平会进一步降低,还会影响他坐姿的平衡和承受程度。
相比传统Salter骨盆截骨手术,Dega截骨术保留了髂骨内侧皮质和坐骨切迹处骨皮质的完整性,形成铰链不完全截断,技术难度高、操作过程复杂。与其他矫正髋关节的手术相比,Dega截骨术更适合像跳跳一样的神经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可以灵活调整改善髋臼的前方、外侧的覆盖;由于骨盆截骨处不是完全截断,植骨块有内在稳定性,不必用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这种手术对于神经性髋关节脱位能够起到很好的矫治效果,希望更多患者和家属能够了解到有这种手术,得到更佳治疗。”陈文昊说。
陈文昊透露,等跳跳术后恢复到一定程度,将转医院康复科做康复训练。
“如果一直积极治疗,孩子长大后在步态可以接近于正常人。”陈文昊说。
治疗脑瘫患儿难度大、周期长,可到浙大儿院“手术矫治+康复训练”系统治疗
浙大儿院康复科主任李海峰介绍,脑性瘫痪是儿童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需要长期的康复管理,除了最核心的运动与姿势障碍以外,亦会存在髋关节脱位、骨骼畸形及肌腱挛缩等骨科问题。尽早干预、及时治疗非常重要,有的可以通过康复科的康复训练、注射肉毒毒素等方式进行纠正和改善。
浙大儿院康复科属于国内最早成立的儿童康复科之一,长期以来致力于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脑性瘫痪、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学习障碍等)及骨关节病、神经肌肉病等诸多儿科疾病的防治与康复工作,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上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并与骨科联合形成了特色的肌痉挛诊疗流程。
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好,步态难以纠正,骨科可适时介入。“一些脑瘫患儿的治疗过程需要阶梯性的骨科手术。七八岁的时候可以考虑处理大腿后侧腘绳肌的挛缩。脑瘫导致的长期神经、肌肉异常会导致骨骼畸形,在十几岁的时候可能需要截骨手术等矫正畸形。多多的情况还需要后续密切观察。”陈文昊主任表示。
浙大儿院骨科拥有一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治疗团队,多年来在儿童运动系统畸形矫正、小儿骨折、骨关节感染,脊柱侧弯,脊柱创伤,骨肿瘤的诊治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国小儿骨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对于因脑瘫导致的患儿下肢畸形问题,可以开展一系列手术进行矫正。
依托浙大儿院“手术矫治+康复训练”系统治疗,脑瘫患儿有望得到更加及时、系统、对症的治疗,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快地融入社会。
文字:木玉 叶子
排版:叶子
审核:李海峰主任医师 陈文昊副主任医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