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品牌打造及医嘱依从性的问题:讲一个“周神医”的故事

2023
02/11

+
分享
评论
医院培训师刘西权
A-
A+

医生不能说大话,不能把患者的期望提得很高,而要谨慎乐观,并留有余地。

搞好门诊工作,提高门诊收入占比,有很多措施与方法。前期会有各种花里胡哨的操作,但到最后,还是要打造门诊品牌。这在我上传的门诊课程中讲到过,包括医生品牌、专牌品牌与专科品牌。如图所示:

75801676081269221

为了给院领导及医务人员更多的启发,在此我讲一个周神医的故事。她在一个常住人口只有20多万的小县,一天的门诊收入能达到一万多元。这个水平与效率,我相信能超过很多大城市三甲医院的大多数医师了。

周神医名叫周雨涵,又称“小神医”,因为她很年轻,只有二十多岁。来到石屏县中医院只用一年多时间,这个名号就在县里叫响了。周神医在医院内部也是让人服气的。

讲周神医的故事,一是要给医生品牌打造提供一个案例,二是要解决患者出院后的医嘱依从性问题。

随着医学的进步,过去收割人命的传染病已被基本控制住了,现在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最大。门诊病人当中,内科占了很大一部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还有各种慢性疼痛、功能性障碍,等等。

这个周神医是中医师,门口挂的牌子是治未病科,但她什么病都看。尤其对疑难杂症有独特治疗方法,比如二型糖尿病、高血压、不孕不育等。我曾在她的诊室里坐了半天,见识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疾病(或症状),有一个妇女最近几年来,时不时吐一小口血;还有一个女性,特别容易出汗,哪怕是冬天,一天也要换几次内衣。看了很多医生,做了各种检查,到底也查不出什么病,一直治不好。

虽然做医生不久,但周医生理论很扎实,临床思维很强。她当年求学时,先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然后是几年的传统师带徒。因而,当患者来到她面前,描述症状时,患者说上半句,她能接下半句,还能补充患者没有意识到的体征或感受。如此一来,只用几分钟时间,患者就特别佩服她,连说“对对,就是这样”。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我以前曾写过一篇“DRGs/DIP付费时代,门诊医生的接诊技巧与艺术”,里面的第五条,讲到门诊医生要学习中医师的问诊法。其中的诊据与灵感,就是来源于这位周医生)

不但能“预测”患者的症状,周医生还有一套解释体系,能把患者的情况统一起来,有理有据,自圆其说,且前后呼应。前面说的吐血、出冷汗的女患者,还有各种神奇的症状,闻所未闻的感受,我听得目瞪口呆,但周医生却毫不惊讶,解释得明明白白(不见得符合现代医学范式),让人信服。

老百姓本来对中医就有亲近感,见她把自己的病症猜得那么准,又解释得那么好,不由得不在心中称她为“神医”。

等治疗的时候,哇,更厉害了。不用西药,也不输液,都是传统中医疗法,开中草药,回家自己煮,连全成份颗粒也不用;有的人会放一点血,做些针灸推拿,等。

还有,周医生看的多是慢性病、疑难杂症,光喝药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在饮食、作息,甚至情绪等方面予以配合。她桌子上有一叠“患者告知书”,印着各种注意事项,怎么吃、怎么喝、怎么睡,一条条仔细地向患者解释。有时候还要用笔在上面加几条,划掉几条。

最后,她问患者,“能不能做到?如果做不到,药吃了也没用,你找别的医生帮你治疗吧。”患者早忙不迭地点头,“没问题,可以做到。”

我是看过那张告知书,又细又严格,真要完全做到了,哪怕不吃她开的药,病情都好上三五分,血压血糖都会降一些。

这些患者中的大部分会在一周后回来复诊,让周医生调整用药。不用说,他们的病情得到了改善。没来的,一部分痊愈了,不必再来,还有就是无效,不找她治疗了。其中,有一个10岁的小女孩,患的是一型糖尿病。她的妈妈不上班,专门配合治疗,结果,不到半年时间,只服纯中药,如今各项指标正常了,不用打胰岛费了。好神奇哦!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周雨涵的患者依从性那么好?

一、获取患者的信任、信服与依赖

周医生关注的是整个人,理解患者的感受,能够把患者的痛苦还原成一个故事,用一套说辞把发病原因及症状表现统一起来。患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而对她特别信服。

其实,不管你是中医师还是西医师,都要让患者知道他得了什么病或疑似什么病,为什么会产生那些症状与感受。有很多症状在外人看起来匪夷所思,但作为医生你不能否定它,认为患者是在胡说。如果医患在病情、病因上达成了共识,患者就会觉得你懂他,再让他吃药、调整作息还有什么难的呢?

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病因病理说不清楚,或者患者年龄大、文化水平低,你说了他也不懂。这时,你需要通过别的方法获取他的信任。比方说,你可以举例子,告诉他不久前你收治了一个病人,症状与他一样,如此这般地治疗,康复了。

反正,医患之间如果没有信任,患者的依从性就差,疗效就没有保证。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让患者信任、佩服你、喜欢你、依赖你。

二、与患者达成一个心理契约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住院病人有医生护士看着,治疗很规范,疗效就有保障;但门诊病人在医院待上大半天,然后回家了。他回家之后,能否按时吃药,能否按照医嘱去调整饮食、合理作息,实在很难讲。

因此,门诊医生与门诊患者必须达成一个心理契约。双方约定一个治疗期,患者必须相信医生,严格遵医嘱,医生用心治疗,不断调整用药,并予以生活上的指导。如果能达成这个契约,就治疗;否则,你不相信我,不接受我的治疗方案,请另寻高明。

有的医生见到病人来了,就想办他留住。只要有这种心态,医生在患者面前就低了一层。正确的做法是,不强求你找我看病,不强求你吃我的药,但你既然找到我了,就必须按我说的去做。离开医院也要遵医嘱,并按我的要求来复诊。

实际上,你越是淡然的态度,患者反而看重你。越是想把他留住,越是顺从他,他在心中却不尊重你了。

三、引导患者树立合理的预期

你相信我,和我建立了心理契约,但是,咱们还是要丑话说到前头:即便你用我的药,即便也按我的说那样调整生活方式,但也可能没有效果,甚至恶化了。谁也不是真正的神医,不可能每个患者来了都药到病除。

门诊上处理的疾病,有些是可以自愈的,有些是用药后能缓解或控制的,但也有很多是处理不好的。医生不能说大话,不能把患者的期望提得很高,而要谨慎乐观,并留有余地。

实际上,那些疑难杂症,那些慢性病,患者自己也期望不高,他在别处已经治疗过了,到你这里也没说一定要看好。你说的态度,他早有预知。但如果在你这里的治疗效果超过了他的预期,那可就不一样了,“神医”就是这么来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嘱,门诊,品牌,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