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推送|19岁少年脊柱侧弯筛查、术前评估及术后复查
脊柱侧弯在青少年中非常常见,Cobb角度的测量是定性侧弯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也是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
19岁的赵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脊柱侧凸评估后发现脊柱侧凸28°,胸腰段脊椎前凸,决定手术干预,并进行术前评估及术后复查。
检查项目及图像
1、初诊检查
检查项目:EOS全身正侧位
影像所见
胸7、11、12蝴蝶椎体畸形,胸6-8椎间隙、胸10-11椎间隙显著变窄。脊柱侧弯,胸椎以胸9为中心向右侧弯,Cobb角约20°;腰椎以腰3椎体为中心向左侧弯,Cobb角约28°。胸腰段脊椎前凸。
测量参数如下:胸椎后凸角 (TK:T1/T12)约11°,腰椎前凸角 《LL:L1/S1) 约17°,矢状面轴向距离 (SVA) 7mm,骨盆入射角 (FI)约47°。
双侧下肢长度测量如下:右侧股骨头中心至胫骨 下穹隆长度约829mm,左侧长度约820mm。左侧膝关节中心向外偏离Mikulicz线10mm。
影像结果
胸7、11、12蝴蝶椎体畸形,胸6-8、胸10-11阻滞椎,脊椎侧弯;左膝关节内翻。
2、术前评估
DR全脊柱正侧位(颈胸腰)、CT(Bending位)
DR全脊柱正侧位(颈胸腰)
DR全脊柱正侧位 影像所见
脊柱过伸过屈位示胸椎T3-12椎体不同程度变扁,多发椎间隙变窄,胸椎活动度欠佳。
影像结果
胸椎多发椎体改变:考虑发育畸形,胸椎活动度欠佳。
CT(Bending位)
CT 影像所见
仰卧位Bending像选取与站立位EOS片相同端椎测量Cobb角,测量右Bending上胸弯和腰弯Cobb角,分别约3°及23°。左Bending像主胸弯Cobb角及腰弯分别约11°及2°。
影像结果
胸椎多发椎体改变:考虑发育畸形,胸椎活动度欠佳,胸椎多发蝴蝶椎。
3、术后复查
EOS全身正侧位
原“胸7、11、12蝴蝶椎体畸形,胸6-8、胸10-11阻滞椎,脊椎侧弯术后”患者复查,对比2022.07.25老片,现片示:
胸4-腰2见金属内固定影,其形态、位置未见异常。脊柱“S”型侧弯较前纠正,脊柱胸椎多发椎体形态不规整同前,胸椎部分椎间隙显示欠清。骨盆稍向右侧倾斜,左髋白较右髋臼高约5mm。
测量参数如下:脊柱矢状位测量如下:胸椎后凸角 (T1/T12)约17°,腰椎前凸角 (L1/L5)约32°,矢状面轴向距离 (SVA) 28mm,骨盆入射角(FI)约50°。
双侧下肢长度测量如下:右侧股骨头中心至-胫骨下穹隆长度约829mm,左侧长度约827mm。右膝关节向中心线外侧偏离Mikulicz线12mm。
由于传统正侧位X线片是2D平面影像,测量误差风险很大。很难做到对脊柱进行三维定量评价,尤其是轴面旋转。CT虽然可以进行三维重建,但是它有两大缺点:一是高辐射剂量,不适合术后经常需要X线摄片的随访患者;二是CT是卧位的扫描方式,与负重位下的影像数据测量会有误差。
而EOS后处理工作站能够自动精准测量Cobb角和椎体旋转角度,给放射和临床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与此同时,EOS能在超低辐射剂量的情况下,保证高信噪比和高对比度的影像质量。其3D建模提供了精准的自动临床数据测量,避免了人工测量误差,真正实现了骨放射领域的精准治疗、数字化建设与国际同步。
参考文献: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一种全新的基于EOS影像的骨放射评价标准第34卷 第4期 2017年 4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