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麻人智】⼼脏⼿术前后围术期神经丝轻链的⾎浆浓度与认知:⼀项前瞻性嵌套队列研究
编辑的观点
关于这个专题我们已经知道:
• 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有神经⼼理衰退的⻛险;
• 术后神经丝轻链⾎浆浓度增加是神经元损伤的标志物,与⾮⼼脏⼿术术后谵妄有关。
这篇⽂章告诉我们的新内容:
• 在⼀项嵌套于血压管理随机对照研究中的针对167名心脏⼿术患者的观察性研究中发现⾎液中基线的神经丝轻链浓度越⾼,则基线的认知功能越差,但在1年后认知功能有所改善;
• 术后第1天神经丝轻链浓度的升⾼与1年后认知能力更大幅度的下降有关。
摘要
背景:神经丝轻链是神经元损伤的标志物,可以在⾎液中测量。术后神经丝轻链的增加与⾮⼼脏⼿术后的谵妄有关。然⽽,很少有研究验证神经丝轻链变化与⼼脏⼿术患者出院后认知之间的关系,⽽这些患者的神经元损伤和认知能⼒下降的⻛险最⾼。作者假设增加的神经丝轻链(基线和变化值)将与⼼脏⼿术后⻓达1年的更差的神经⼼理状态相关。
⽅法:这项观察性研究嵌套在⼼脏⼿术患者的试验中,其中使⽤脑⾃动调节监测来确定搭桥期间的⾎压。神经丝轻链的⾎浆浓度在基线⽔平和术后第1天测量。在基线、⼿术后1个⽉和术后1年进⾏神经⼼理学测试,其主要结果是基线和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在所有认知测试的综合z分数。
结果:在167名患者中,术后1个⽉和1年分别有80%(167名中的134名和 61%(167名中的102名)的认知结果可⽤。神经丝轻链的中位基线浓度为18.2pg/ml(四分位距,13.4⾄28.1),术后第1天为28.5pg/ml(四分位距,19.3⾄45.0)。高于基线神经丝轻链的对数与低于基线认知的z分数相关(调整斜率,–0.60;95%CI,–0.90⾄–0.30;P<0.001),z分数从基线到1个⽉没有变化( 0.11;95%CI,–0.19⾄0.41;P=0.475),z评分从基线到1年有所改善(0.56;95%CI,0.31⾄0.81;P<0.001)
尽管⼀些患者在1年后认知能⼒有所改善,但是另⼀些患者的认知能⼒有所下降,但神经丝轻链浓度与基线到术后第1天以及1年后认知能⼒的大幅下降有关。
结论:基线的神经丝轻链浓度越⾼,则基线的认知功能越差,但1年后的认知会改善。术后神经丝轻链的增加与1年后更严重的认知能⼒下降有关。
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是⼼脏⼿术的常⻅并发症,在⼼脏⼿术后的最初的1⾄3个⽉内影响10%⾄40%的患者,在⼼脏手术后的6个⽉⾄1年内影响5%⾄25%的患者。然⽽,⼼脏⼿术在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发展中的因果作⽤尚不清楚。⼀项使⽤ ⾮⼿术对照组的队列研究报道称:术后的⻓期神经认知能⼒下降与⾮⼿术对照组的轨迹相似,强调了基础的⼤脑病理⾃然进展的重要性。为了⽀持这⼀观点,最近的⼀项研究发现在体外循环下进⾏冠脉搭桥术患者在⼿术前后的认知轨迹相似。换⾔之,基线易感性可能是预测患者术后神经认知衰退的最重要因素。其它研究则认为,围⼿术期的损伤在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理进程中起着重要作⽤, 其潜在的机制包括炎症、脑低灌注、栓塞事件和功能连接的变化等。超灵敏测试⽅法的出现使得检测神经元损伤相关⾎浆标志物成为可能,以评估接受⼿术的患者的基线脑易损性和围⼿术期神经元损伤。神经丝轻链是⼀种构成有髓鞘轴突基础的中间丝蛋⽩。神经丝轻链在⾎ 液和脑脊液中的增加与神经元损伤成正⽐,并且其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与⾎浆浓度密切相关。近来的研究表明,在⼿术后的⼏天⾥外周⾎中神经丝轻链的浓度从基线值有所增加。此外,神经丝轻链浓度基线值和相对基线值的神经丝轻链变化值与⾮⼼脏⼿术患者的术后谵妄有关。其中⼀项研究还报道了,在⼿术后1个⽉这个时间点,具有最⾼的神经丝轻链浓度四分位数患者的⼀般认知表现更差。然⽽,尚未有研究阐明⼼脏⼿术患者神经丝轻链基线值和术后神经丝轻链浓度与⻓期神经认知预后之间的关联,而心脏⼿术患者术后脑损伤和认知能力下降的⻛险却最⾼。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测量了入选体外循环期间平均动脉压管理策略试验患者的神级丝轻链基线值和术后第1天神经丝轻链的⾎液浓度。作为该试验的⼀部分,患者在⼿术前、⼿术后1个⽉和⼿术后1年接受了神经⼼理学测试。我们假设神经丝轻链浓度(基线值和从基线到术后第1天的变化值)将与基线和⼼脏⼿术后1个⽉和1年的认知相关。研究设计和患者这项观察性研究嵌套在⼀项试验中,该试验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肺转流期间基于脑⾃动调节监测的确定⾎压⽬标与更常⻅的根据经验选择⾎压⽬标的两组中。简⾔之,⼤脑通过⾃动调节使脑⾎流量在⼀定⾎压范围内得以维持,并且监测可以维持脑灌注的最佳⾎压。
如果患者正在接受初次冠状动脉旁路⼿术和/或瓣膜⼿术和/或需要⼼肺转流的主动脉根部⼿术或再次⼿术,则他们被纳⼊本研究。根据约翰霍普⾦斯风险评分确定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中风或脑病)⾼危⼈群,该评分由中风病史、颈动脉杂⾳、⾼⾎压、糖尿病和年龄组成,通常将处于最低四分位范围内低⻛险的患者排除在外。排除标准为肾功能衰竭、肝功能障碍、⾮英语⼈⼠、磁共振禁忌症(例如安装⼼脏起搏器)和急诊⼿术。患者于2012年10⽉⾄2016年5⽉期间⼊组。
围⼿术期管理
患者接受标准常规监测,包括桡动脉⾎压监测。采⽤芬太尼、咪达唑仑和/或异丙酚进⾏全身麻醉诱导,并⽤异氟醚和⾮去极化肌⾁松弛剂维持麻醉。⼼肺转流术采⽤⾮闭塞滚轮泵和膜式氧合器进⾏,回路包括40-µm或较⼩的动脉管路过滤器。⾮搏动⾎流流量保持在2.1和2.4l/min 之间。患者接受alpha-stat pH管理。复温基于常规标准,目标是将⿐咽部温度维持在37°C以下。⼿术后,患者接受异丙酚输注镇静,直到他们符合⽓管拔管条件或在术后24h内。需要超过24⼩时机械通⽓的患者需接受芬太尼和/或咪达唑仑输注。
神经丝轻链的测量
在麻醉诱导后和术后第1天在重症监护室将动脉⾎采集到玻璃管中。采集后2 h内,将样品以1500g离⼼8min,分离⾎清,–80℃保存,后续分批处理。⾎浆神经丝轻链由HD-X平台(美国 Quanterix 公司)上基于单分⼦阵列的免疫测定技术,于2020年进⾏了测定。单分⼦阵列NF-Light测定(Quanterix Corporation)⽤于神经丝轻链量化。这种超灵敏检测⽅法结合了单克隆抗体和纯化的⽜神经丝轻链作为校准物,允许在⾮常低的浓度下检测⽣物标志物。所有样品⼀式两份,分析灵敏度⼩于1.0 pg/ml。样品解冻30分钟,涡旋10秒,并在稀释前离⼼(10,000g,10分钟,5°C)。每个⽅案将样品稀释四次。质控⾎浆样品的测定内变异系数为 6.1%,测定间变异系数为15%
神经⼼理学测试和其它患者及围⼿术期特点
神经⼼理学测试通常在⼿术前2周内、⼿术后4⾄6周和1年内进⾏。这些测试能够评估许多已知会受到⼼脏⼿术影响的认知功能,包括Rey听觉语⾔学习测试,Rey复杂图形测试、受控⼝语单词联想测试、符号数字模态测试、22步道制作测试A和B,以及凹槽钉板测试。受过训练的研究⼈员从电⼦健康记录中提取其它的患者和围⼿术期特点。
统计分析
该嵌套队列研究的样本量由具有可⽤⾎样的患者数量和源⾃⺟试验的认知评估结果所决定。该样本量也与其他检验⼿术后认知变化的研究⼀致。主要暴露因素是基线时神经丝轻链的浓度以及从基线到术后第1天的变化。之前的⼀项研究表明,术后第1天神经丝轻链基线值以及从基线到术后第1天神经丝轻链浓度变化值均显著增加,术后第2天仅略有增加。神经丝轻链浓度的分布⾼度偏斜(补充图1),所以将所有神经丝轻链值都进⾏了对数转换(对数神经丝轻链浓度)。log神经丝轻链浓度相对于基线的变化计算为绝对值变化(术后第 1 天减去基线)和相对变化([术后第1天减去基线]/基线)。主要认知结果是综合认知z评分从基线到⼿术后1个⽉的变化。要获得这个分数,⾸先,根据⺟ 研究中所有患者的基线测试的平均值和SD计算每个时间点的个体认知测试z分数。其次,将定时测试乘以-1,因此分数越⾼表示表现越好。第三, 综合认知z评分计算为每个时间点个体测试z分数的平均值,并计算从基线到1个⽉和1年的变化。已有的研究认为综合z评分于0.3⾄0.5的变化具有临床意义。基线患者特征与学⽣t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和卡⽅ 检验⽐较(视情况⽽定)。基线认知z分数和认知z分数相对于基线的变化与基线时神经丝轻链的浓度以及使⽤线性回归从基线到术后第1天的变化相关。调整变量是根据⽂献综述确定的,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脏⻛险评分(欧洲⼼脏⼿术⻛险评估计算系统,其中包括患者因素 [例如,年龄, 性别、器官合并症发病率、术前危急状态]、⼼脏因素[如不稳定型⼼绞痛、⼼功能、近期⼼肌梗死、肺动脉⾼压]和⼿术相关因素[如急诊⼿术和⼿术类型])。
我们还根据暴露因素与结果关联的定性分析,检测了表1中的人口学统计数据、个体合并症以及⼿术类型和特征,以便将其纳⼊模型。在访问完整数据之前,我们起草了⼀份带有⽇期戳的书⾯分析⽅法,并将其存储在调查⼈员的档案中。该分析计划基于我们研究⼩组以前使⽤的⽅法。在分析此研究的数据之前商定了其他详细信息。在以认知变化为结果的调整模型中,我们选择不调整基线认知分数,因为可能会引⼊偏差。
我们根据审稿⼈建议的进⾏了⼏项事后敏感性分析,包括调整其他变量(⾎ 管夹闭时间, 贫⾎基线值和随机化分组)并修改我们的⽅法,通过将1个⽉和1年的认知设置为结果, 并根据基线认知进⾏调整,从⽽ 解决回归平均值的问题。我们进⾏了⼏项敏感性分析来解释缺失的认知数据,假设随机缺失和⾮随机缺失。缺失的认知数据被认为是具有基线认知评估的患者中缺失的后续认知评估,并且作为⾎样基线值。
⾸先,在SAS中使⽤PROC MI,我们⽤“随机缺失”假设进⾏了敏感性分析,以多重插补来解释缺失的1个⽉和1年随访认知数据。缺失数据(50 个数据集)的估算依据1个⽉和1年认知 z 评分的线性回归模型,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教育程度、⽤于⼼脏⼿术⻛险评估欧洲计算系统、主动脉交叉钳夹持续时间、⼿术类型、住院持续时间、基线对数神经丝轻链以及可⽤的基线和1个⽉认知数据。这些分析适合每个插补数据集,并使⽤PROC MIANALYZE进⾏合并。其次,我们允许不随机的遗漏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缺失1年认知z评分的患者可能⽐其他类似的观察患者具有更差的认知能⼒。我们使⽤了⼀种分析⽅法,其中我们将估算的1年认知z 分数减少为称为delta的偏移量。delta表示观察到的患者的平均1年认知z评分。该增量⽤于将估算的1年认知z分数降低25%、50%、75%、100%,之后,调整后的线性模型适合基线对数神经丝轻链浓度与从基线到1年的综合认知z评分变化的关联. 对于所有分析,P值⼩于0.05被认为是差异显著。
结果
该分析共包括167名患者,补充图2显示患者流程图。患者的平均±SD 年龄为 70.4±7.6 岁,74%(167⼈中的123⼈)为男性。⼼脏⼿术⻛险评估评分的中位数⽤欧洲系统计算为5.1(四分位数范围,2.8⾄10.0)。⼿术后1个⽉,134名 (80%) 患者有可⽤的神经⼼理学数据,⼿术后1年,102 名 (61%) 患者有可⽤的神经⼼理学数据。
基线对数神经丝轻链及其与认知的关联
基线神经丝轻链的中位浓度为18.2pg/ml(四分位距,13.4⾄28.1;范围,4.8⾄277.0),并且对所有分析进⾏对数转换,因为分布⾼度偏斜。神经丝轻链浓度⾼于中值的患者年龄较⼤,贫⾎患病率较⾼,基线⼼脏⻛险评分较⾼(欧洲⼼脏⼿术⻛险评估计算系统评分;表1)从基线到1年,复合认知z评分的平均SD变化±分别为0.11±0.34。在基线时,较⾼的对数神经丝轻链浓度与较差的基线复合认知z分数密切相关,⽆论是在未调整的模型还是针对年龄、性别、种族和⼼脏病进⾏调整的多变量模型中风险评分(未调整的线性斜率,–0.82;95%CI,–1.12⾄–0.52;P<0.001;调整线性斜率,–0.60;95%CI,–0.90⾄–0.30;P<0.001;图1A;表2).1个⽉时,对数基线浓度较⾼在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脏风险评分调整的模型中,神经丝轻链与基线的复合认知z评分变化⽆关(调整的线性斜率,0.11;95%CI,-0.19⾄0.41;P=0.475;图1B;表2)。在1年时,在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脏⻛险评分调整的模型中,对数神经丝轻链的基线浓度较⾼与复合认知z评分的改善有关(调整后的线性斜率,0.56;95%CI,0.31⾄0.81;P<0.001;图1C;表2)
图1. 基线对数神经丝轻链浓度和复合认知z分数(基线和变化)。 A,基线对数神经丝轻链浓度和基线复合认知z分数。 B,基线对数神经丝轻链浓度和变化,1个⽉时的综合认知z分数。 C,基线对数神经丝轻链浓度和复合认知z分数的变化1年。
在所有图⽚中,神经丝轻链的浓度以⽪克/毫升表示,并进⾏对数转换。⽤于创建复合认知z分数的神经⼼理学测试通常在⼿术前2周内进⾏(基线)和然后是⼿术后4⾄6周和1年(分别为1个⽉和1年时间点)
*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欧洲⼼脏⼿术系统⻛险评估⽅法调整的评分。
每个模型中的患者数为n=167(基线),n=134(基线⾄1个⽉)和n=102(基线⾄1年)。在167名受试者中,134名在1个⽉时有可⽤ 的神经⼼理学数据,102 ⼈在1年有可⽤的神经⼼理学数据。⽤于多次插补1个⽉ 和1年认知结局的变量(插补数 = 50)是年龄、性别、种族、教育、逻辑 欧洲⼼脏⼿术系统⻛险评估评分、主动脉交叉钳夹持续时间、⼿术类型、住院时间、基线时的神经丝轻链浓度以及任何可⽤的神经⼼理学数据(即基线和/或1个⽉数据,视情况⽽定)。在敏感性分析中考虑缺失数据在“随机缺失”假设下,在针对年龄、性别、种族和⼼脏⻛险评分进⾏ 调整的模型中,1年结果仍然显著,该模型对1年数据进⾏了多重插补(调整后的线性斜率,0.41;95%CI,0.16⾄0.66;P=0.001;表2) 。在进⼀步的敏感性分析中假设在 1 年时有缺失数据的患者认知评分较低固定偏移量(即,增量值是固定偏移量的“⾮随机缺失”假设),1年结果相似(补充表 1,)。换句话说,由于失访的患者被认为认知评分逐渐变差,神经丝轻链的基线浓度与认知z 评分变化之间关联的程度和意义与不考虑缺失的模型相似。
最后,我们考虑了替代⽅法作为审查过程中建议的事后敏感性分析。⾸先,我们分别将三个额外的协变量(交叉钳夹持续时间、贫⾎和⾎压管理组)添加到表 2 中的调整模型中,其次,我们将感兴趣的结果从认知变化更改为随访的综合认知z评分,并调整基线认知(补充表 2)。关联度的大小相似,但减弱了,所有推论都没有变化。
从基线到术后第 1 天对数神经丝轻链的变化以及与认知的关联
术后第1天神经丝轻链的中位浓度为28.5pg/ml(四分位距,19.3⾄45.0;范围,6.6⾄460.3),89% 的患者从基线到术后第 1 天增加。从基线到术后第1天,神经丝轻链绝对浓度的平均 ± SD 增加为15.6±39.3pg/ml,相对增幅为74±134%。中位绝对增加为7.6pg/ml(四分位距,2.9⾄15.1;范围,–50.3 ⾄425.4),中位相对增加为42%(四分位距,16⾄74%;范围 ,–32 ⾄1,217%)。log 神经丝轻链变化值⾼于本研究中平均值的患者更有可能发⽣⼼房颤动并且体外循环持续时间更⻓(补充表3)。基线时较低的神经丝轻链浓度与术后第1天神经丝轻链浓度的更⼤幅度增加有关(补充图3)。在1个⽉ 时,从基线到术后第1天的对数神经丝轻链的绝对或相对变化与从基线到1个⽉的认知z 评分变化之间没有关联(图2,A和B)。在调整后的模型中或当1个⽉ 评估中缺失数据时,推论保持不变.(图3)
图 2. 对数神经丝轻链浓度的变化和复合认知z分数的变化。
从基线到术后第1天神经丝轻链浓度对数的绝对和相对变化以及与1时复合认知z分数变化的关联log神经丝轻链浓度的相对变化计算为(术后第1天log神经丝轻链减去基线对数神经丝轻链)/基线对数神经丝轻链并以百分⽐表示。⽤于创建复合认知z分数的神经⼼理学测试通常在⼿术前2周内进⾏(基线)然后是⼿术后4⾄6周和1年(分别为1个⽉和1年时间点)。复合认知z分数是每个时间点个体测试z分数的平均值,使⽤复合计算从基线到1个⽉和1年的变化每个时间点的认知z分数。
尽管⼀些患者在1年时认知有所改善,另⼀些患者则有所下降,但在未调整模型和根据年龄调整的多变量模型中,从基线到术后第1天对数神经丝轻链的绝对和相对变化与1年时认知z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性别、种族和⼼脏⻛险评分(图2,C和D;表3)。换⾔之,⼿术后第⼆天神经丝轻链的增加与平均术后1年认知能力较基线下降幅度更大有关在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脏⻛险评分调整的模型中,神经丝轻链与基线的复合认知z评分变化⽆关(调整线性斜率,0.11;95%CI,-0.19⾄0.41;P=0.475;图1B;表2)。在1年时,在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脏⻛险评分调整的模型中,对数神经丝轻链的基线浓度较⾼与复合认知z 评分的改善有关(调整后的线性斜率,0.56;95%CI,0.31 ⾄0.81;P<0.001; 图1C; 表2)
在对 1 年认知数据进⾏多重插补的“随机缺失”假设下解释缺失数据的敏感性分析中,调整后的相对变化关联(调整后的线性斜率,0.48,95%CI,–0.87⾄–0.09 ;P=0.016) 和绝对变化(调整后的线性斜率,–0.36,95%CI,–0.70 ⾄–0.03;P=0.034) 从基线到术后第 1 天的对数神经丝轻链仍然与第1天的认知变化显著相关⼿术后⼀年, 在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脏⻛险评分调整的模型中。在“非随机缺失”假设下的进⼀步敏感性分析中,使⽤⼀系列delta值,从基线到术后第1天的对数神经丝轻链变化与1年时综合认知z 评分与基线相⽐变化之间的负相关估计更⼤(即更负)并且仍然显著(补充表4)。换⾔之,由于假定失访患者的认知评分逐渐变差,因此1年时综合认知z评分相对于基线的估计下降幅度更⼤且仍然显著。
在审稿过程中建议进⾏事后敏感性分析。⾸先,我们分别将额外的协变量(交叉钳夹和⾎压管理组的持续时间)添加到表3中的调整模型中。其次,我们将感兴趣的结局从认知变化更改为随访的综合认知z评分,并调整基线认知(补充表5)。关联措施的规模相似,但减弱了。所有统计推论均未改变,除了对数神经丝轻链的绝对变化与 1 年认知的关联在多重插补的调整模型中不再显着(P=0.03 ⾄P=0.06)
亚组分析
使⽤p相互作⽤值的分层分析衡量两个基线特征(年龄超过70岁和基线认知)的重要性, 以及衡量基线认知对数神经丝轻链的基线或变化与所有认知结果的关联。对于年龄,没有⼀致的修改效果。低基线认知的患者在从基线到术后第1天的神经丝轻链变化增加与从基线到1年的综合认知z分数下降更多之间有更强的关联。
讨论
这项研究的重要发现是,较⾼的神经丝轻链浓度与基线时较差的认知有关,但1年时认知有所改善。术后神经丝轻链的增加与1年时认知能⼒的进⼀步下降有关。神经丝轻链浓度与1个⽉时的认知变化没有关联。然⽽,1年时存在⼤量缺失数据,神经丝轻链的脑脊液浓度未显示获得。此外,队列中患者的认知结局存在异质性,从基线开始1年时认知有所改善和下降。因此,尽管在多重敏感性分析中结果⼀致以解释缺失的数据,但它们必须被视为假设⽣成。总体⽽⾔,这些发现表明,基线和术后神经丝轻链浓度可能有助于深⼊了解⼼脏⼿术后的认知结果。
在这项研究中,较⾼的基线神经丝轻链与接受⼼脏⼿术的患者的基线认知较差有关,这⼀发现与其他患者群体的结果相似。神经丝轻链的基线浓度可能反映了⼿术前正在进展的神经元变性,并识别了基线易感性患者。这些结果⽀持研究⽅法的内部⼀致性。同样,神经丝轻链的基线浓度与术后1个⽉的认知变化⽆关,这意味着短期认知变化可能是由许多其他因素引起的,例如药物、睡眠改变和活动能⼒差等。然⽽,⼀个意外的发现是神经丝轻链的基线浓度较⾼与1年时认知结果的改善有关。这些结果在具有完整数据的患者以及使⽤随机缺失和⾮随机假设缺失数据插补的患者中是⼀致的。⼀种可能的⽣物学解释是,基线的⾼神经丝轻链浓度可能会识别出从⼼脏⼿术中获得认知益处的患者,这可能是由于⼿术改善⼼脏功能、增强活动能⼒或更好地对⼼脏危险因素进⾏医疗管理。事实上,之前的研究表明脑⾎流量增加与认知能⼒改善之间存在关联。或者,这种观察可能是由于潜在的⽅法学偏差,包括测量误差、回归均值、或基于后续依从性的选择偏差。特别是,如果认知障碍患者由于不可观察的原因退出本研究,多重插补⽅法可能⽆法解释可能导致的系统性偏差。
我们通过估算1年来解释这种可能性结果数据使⽤⼀系列现实(增量值)系统地降低失访患者的估算认知分数。随着delta值的增加(反映失访的患者有更⼤的认知障碍),基线对数神经丝轻链值与1年认知变化的关联程度没有改变。但是,由于缺少数据以及这些结果不⼀致。根据我们研究前的假设,这些1年的结果必须被认为是假设产⽣的。就神经丝轻链从基线到术后第1天的变化⽽⾔,我们的结果表明,在术后第1天增加神经丝轻链与术后1年的认知能⼒下降有关,并且这些在使⽤插补来解释缺失的认知数据和⾮随机假设缺失的敏感性分析中,结果是⼀致的。然⽽,这些关联在⼿术后1个⽉时不存在,此时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认知状态。
患者的认知结果存在异质性,与基线相⽐1年时认知能⼒有所改善和下降,因此1年关联反映了队列中的平均年龄值。然⽽,这些结果意味着围⼿术期的神经元损伤可能是由⻓期或加速认知改变的机制导致。神经丝轻链对任何形式的神经元损伤和死亡都具有⾼度敏感,但对任何⼀种疾病都没有特异性。此外,外周⾎神经丝轻链浓度已被证明与脑脊液浓度相关,随着测量⽅法的进步,已经建⽴⾎清/⾎浆神经丝轻链作为神经元损伤的可靠外周⽣物标志物。⼿术过程中神经元损伤的原因很多,可能包括组织损伤、炎症和⾎液动⼒学变化的远距离影响,除其他外,因此需要进⼀步研究以了解哪些因素与神经丝轻链的更多释放有关以及导致神经丝轻链外周浓度增加的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和特异性。我们研究中神经丝轻链的增加与⻣科⼿术中报道的相似,因此它们可能不是⼼脏⼿术患者独有的。
⼿术中机体释放更多的神经丝轻链可能只是反映了潜在的神经变性,这增加了围⼿术期损伤后对神经元损伤的易感性。此外,神经丝轻链似乎在术后第1天后继续增加,因此在⼿术后⼏天进⾏额外的研究以测量神经丝轻链的浓度⾮常重要。两项探索性亚组分析的结果表明,基线认知可能会改变1年时神经丝轻链浓度与认知结果的关联。在基线认知低于中位数认知Z 评分,从基线到术后第1天对数神经丝轻链的变化与1年时认知状态下降幅度更⼤之间的相关性⽐认知⾼于认知z评分中位数的患者更强。这些结果可能意味着神经元损伤在基线时认知能⼒较低的患者中,围⼿术期可能有更多的认知后遗症,可能是因为储备减少或对进⼀步损伤的易感性增加。最后,因为这是⼀个观察研究,⼀个主要的限制是混淆变量(测量或未测量)的可能性, 这些变量未在模型中考虑并可能影响结果。这项研究的重要发现是,⼿术前较⾼的基线神经丝轻链浓度与较差的基线认知有关。此外,⼼脏⼿ 术后神经丝轻链的外周浓度增加,并且在心脏⼿术后1年⽽不是1个⽉ 时与更大幅度的认知能⼒下降有关,尽管这些结果应被视为假设⽣成,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验证。神经丝轻链浓度可帮我们深⼊了解⼼脏⼿术后1年的术后认知变化。
编译:花明秀
述评:王海莲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