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控问答|6问6答——医用织物感染防控相关问答(一)
1.住院患者的床单元未见明显污染时,还需要定期更换吗?
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第10.3.3条规定,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
根据《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 510-2016)第7.3.5.2规定,床单、被套、枕套等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超过一周时,应每周更换;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
2.被服、工作服等医用织物属于体外使用,不必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08-2016) 7.2检测要求 7.2.1清洁织物洗涤质量的感官指标应每批次进行检查。7.2.2pH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测定。7.2.3根据工作需要或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用织物有关时,应进行菌落总数和相关指标菌检测。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708号) 二、加强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保障洗涤消毒质量:五是加强洗涤消毒质量控制。对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应当有专人对其性状、表面污渍、破损等进行检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监测标准》(WS 310.3-2016) 4.3消毒质量的监测 4.3.3消毒效果监测 :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应符合GB15982的要求。每次检测3件-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供参考)
3.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的被服是不是按感染性织物回收?
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08-2016 3 术语和定义 感染性织物:医院内被隔离的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使用后,或者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和排泄物等污染,具有潜在生物污染风险的医用织物。
4. 新生儿使用的被服应多久更换一次?
根据《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三十五条规定,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5.HIV患者被褥及被套是如何消毒的?
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08-2016第A.2.3.3中的c)条规定,对已明确被气性坏疽、经血传播病原体、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或分枝杆菌、细菌芽孢引起的传染病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可使用2000mg/L~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10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消毒剂,洗涤消毒应不少于30min。
6. 门诊诊间、治疗间的床单应多久更换一次?
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08-2016 门诊诊间、治疗间的床单至少每天更换,如就诊人数较多,半天更换,有污染随时更换;如可能接触患者粘膜(如妇科检查等)的,应一人一换,或使用隔离单(如一次性中单等)。
END
审核 | 姣姣
排版 | LFY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