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JACC:新冠病毒感染的住院患者易发急性心脏事件
每日毅讯
众所周知,新冠病毒感染可带来全身各系统的损伤,主要原因来自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和低氧/高凝状态。近期有研究提示,全身高凝状态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为严重,特别是心脑血管的微栓塞的发生。近期,JACC杂志发表了一项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患者的观察性研究,探讨了这一话题。
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研究者在美国14个州的实验室确诊的SARS-CoV-2感染的成人住院患者进行了横断面研究。研究者收集了住院患者的急性心脏事件发生情况(ICD10编码确认),并收集了相关的风险因素和临床结局。
研究结果显示:在8,460名成年住院患者中,11.4%(95% CI:10.1%-12.9%)在COVID-19相关住院期间发生了急性心脏事件。既往有心脏病病史的成年人 (23.4%; 95% CI: 20.7%-26.3%) 的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没有相关病史的成年人 (6.2%; 95% CI: 5.1%-7.6%)。急性缺血性心脏病(5.5%;95% CI:4.5%-6.5%)和急性心力衰竭(5.4%;95% CI:4.4%-6.6%)是最常见的事件,而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发生率仅0.3%(95% CI:0.1%-0.5%)。≥1次急性心脏事件的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aHR=1.9;95% CI:1.8-2.1)和院内死亡(aHR=1.7;95% CI:1.3-2.1)的风险更高。
毅讯点评
本研究从大规模临床数据的基础上,再次证实了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心肌炎/心包炎比例较低,很多患者是在原有心脏疾病的基础上,因新冠病毒感染的间接作用(全身炎症反应、低氧和高凝状态)发生了急性的心肌梗死(可以是冠脉微循环栓塞)或急性心力衰竭。
参考文献: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2.11.044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