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院就诊流程复杂,且人来人往的,老、幼、妇、残等弱势群体在就医时确实需要有人陪着。
在前面的文章及课程中,我们已经知道,在DIP/DRG付费时代,门诊工作要加强,门诊收入要提高,因此必须改善门诊服务。这里介绍一个小方法:引进职业陪诊与志愿者。
女人、孩子、老人在看病的时候,喜欢有人陪着。但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人都挺忙的,于是乎就产生了职业陪诊员。
这种陪诊服务有些像代驾,是信息时代新出现的一种服务。
一般是患者的子女替父母下的单,双方沟通好病情、就诊时间、见面地点等,把患者的病情与需求说清楚;第二步是看诊,陪诊员替患者挂号、取药、缴费;大夫看诊时,患者主诉,陪诊员补充一两句;遇到沟通困难时陪诊员协助,同时记录好医嘱;看诊结束后,陪诊员送患者上车,如果有复诊约定好复诊时间。
目前的价格是,一天300元。不过,要是老人知道了子女花这么多钱请的“陪诊”,常常感到不值。他们的解决办法是,说是子女的朋友,过来帮一下忙,免费的。
现代医院就诊流程复杂,且人来人往的,老、幼、妇、残等弱势群体在就医时确实需要有人陪着。为了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我的建议是:
1、从医院所在的社区选拔一些志愿者,培训后上岗,请他们陪有需要的人就诊。也可以与当地的团委、民政局、义工联合会等部门合作,让他们安排社工、义工过来帮忙。
有的医院让职能科室的员工每个月抽半天时间来门诊部做志愿者,这也是个办法。
2、公布志愿陪诊电话,实行预约制。在患者需要陪诊而家属忙不过来的时候,家属打电话过来,然后让患者来到导医台,由导医安排陪诊服务。
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比如中老人行动不便且病情较重,医院可以安排志愿者去患者家里接。
3、为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医院要向他们提供一些服务与激励,比如健康咨询、免费体检、优先住院、专家会诊等。很多人愿意在医院里做志愿者的,愿意做善事的。尤其是退休老人,他们愿意找些事做,发挥余热,但一定要尊重他们,会激励他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