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学应该怎么样?!

2023-02-09 16:45

且不说主流医学(疗)在解除患者的躯体痛苦方面还有诸多“短板”;也不消说对患者其他需求的鞭长莫及,以及本身所具有的、难以避免的毒副作用和安全性欠佳等。

很明显,基于医学本身的特点及社会的上述需求,医学首先应作出一系列的重大调整,对此,有些(如医学模式等的调整)涉及过广,在此不便讨论。我们只想强调几个原则:

几个关注“中心”的调整   

既然是服务业,客户的需求就是第一位的, 故首先应该把现在的医学实际上以“医生为中心”,转移成真正的“患者(即客户)为中心。

其次,应该把当今临床只关注疾病这个焦点,转移到既关注“病”,更关注“生病的人”;

再次,应该把仅仅聚焦于病人的躯体障碍,转移到生了病或需求服务(帮助)的心身俱全的“完整的人”(即全人)。

此外,还应该把仅仅重视指标的改善或有形躯体障碍的消解,转移到同时提高其生存质量,或曰更注重提高其生存质量,以避免“疾病被‘治愈’了,但病人仍处于‘痛苦’之中” ○的尴尬。

最后,医学还必须拓宽其所关注的视野,病前、病后状态都须纳入其重视范围,诸如亚健康、虚弱、衰老等的状态也应该积极加以研究和应对……      

当然,这一系列中心的转移或调整,都是以增进服务对象的健康、舒适,增添其愉快、喜悦为指归的。

强调形式、手段或方法的多元性  

基于上述要求,医学(疗)的手段就不可能是单一的,应强调多元性,各种有利于达到上述的手段或措施,都应该“拿来主义”,努力加以应用。应该明确一点,试图达到上述目的,满足社会的多层面需求,仅凭高科技的体现或载体——合成药物,或经结构修饰后的天然药物,以及各种新型的诊疗仪器设备,是很难做到的。鉴此,奈斯比特在《高科技•高思维》一书中已明确指出:医学越是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越是追求高思维的互补,越是需要追寻人性的意义和各种生活方式的改善,越是需求传统医学的互助。“医药越是具有高科技含量,人们就越是对另类疗法感兴趣…以求得物质奇观与人性精神需求的平衡”。

且不说主流医学(疗)在解除患者的躯体痛苦方面还有诸多“短板”;也不消说对患者其他需求的鞭长莫及,以及本身所具有的、难以避免的毒副作用和安全性欠佳等。

我们可以清晰地意识到:仅凭现代主流医学之一途,绝难胜此重任。鉴此,主流医学不仅需要形形式式的传统医学(在中国,特别是中医学)的支持、救援,而且,还需要诸如心理学、营养学、社会学、伦理学,甚至宗教精神关爱的辅翼。舍此,便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至少,医患矛盾会日趋尖锐,人们会不断地把医学(疗)比喻为“发展最快的失败产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多元性,医学,需求,管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