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阳康”后遗症,你中招了吗?最新研究肠菌移植可逆转“长新冠”

2023-02-09 11:53   东源益康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肠道菌群紊乱会导致新冠康复患者疲劳、记忆力差、情绪低落、焦虑、失眠、呼吸困难等后遗症,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有助于改善长新冠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一、新冠过后,您的身体真的恢复了吗?

随着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的执行,我们身边越来越多人加入了“阳康”的行列,“阳康”之后疲倦、焦虑、胸闷、睡眠困难等新冠后遗症也逐渐开始困扰大家。新冠后遗症,也被称为“长期新冠”,是指新冠病毒感染后从急性期恢复后,仍然出现其他症状的一种问题。 

牛津大学2021 年 9 月发布的研究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在新冠感染后 3 个月至 6 个月之间出现长期新冠症状。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医学博士刘学华及其同事在2022年5 月的《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显示,在一项中国研究中,多达 55% 的新冠感染者在 2 年后出现一种或多种挥之不去的症状。根据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对106名新冠患者出院后半年的情况汇总,76%的患者在康复半年后仍会出现疲倦、记忆力差、脱发、焦虑、睡眠困难、各种疼痛或咳嗽等至少一种症状。

最新研究表明,许多新冠康复者的肠道菌群处于失调状态,那么,肠道菌群与新冠肺炎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联?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调理肠道菌群来改善新冠康复者的健康状况呢?我们通过几项最新研究找到了答案。

89211675911993057

二、新冠感染与菌群失调的双向因果关系

2022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黄秀娟团队在国际高分期刊《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一篇综述《Gut microbiota in COVID-19: key microbial changes, potential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详细介绍了新冠病毒感染与肠道菌群失调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1、新冠病毒感染可诱导肠道菌群失调 

新冠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短链脂肪酸产生菌丰度降低,肠杆菌科条件致病菌丰度升高; 

2、新冠病毒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3种潜在机制 

新冠病毒感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有3种潜在机制:激活模式识别受体、下调ACE2的表达以促进病原菌生长、直接感染细菌; 

3、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严重程度 

具体有3种潜在机制:条件致病菌被先天性免疫受体识别、条件致病菌及毒素易位、共生菌减少抑制免疫细胞的招募; 

4、靶向干预措施 

靶向干预肠道菌群,如饮食、益生菌、益生元、菌群代谢产物、肠菌移植等菌群干预措施或可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结局。

该研究详细介绍了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肠道菌群变化,并讨论了新冠病毒诱导肠道菌群失调以及肠道菌群失调影响新冠病毒感染严重程度的潜在机制,同时探讨了新冠病毒流行前、流行期间及流行后的肠道菌群变化,以及新冠病毒防控措施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最后证实了肠道微生态调节可以改善患者长新冠症状、增加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

三、调节肠道微生态 助力长新冠的治疗

2021年,香港中文大学在国际期刊《GUT》发表研究《Gut microbiota dynamics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该研究指出指出,新冠患者的肠道内缺乏可调节免疫力的益菌,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息息相关。即使病人体内病毒已清除,但其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状态仍然持续,可能导致一系列长期病征,这种状况称为「长新冠(Long COVID)」。因此,全面的治疗方案不应单是清除病者体内的新冠病毒,亦须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42471675912038899

为了解肠道微生态失衡对新冠肺炎的影响,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在2020年2月至5月期间,收集了100名新冠肺炎住院病人的血液及粪便样本,以及他们的病历。当中41人于住院期间提供多次粪便样本,其中27人于病毒清除后30天,仍有提供样本。研究人员另从病人的血浆中量度炎性细胞因子及血液标记的浓度。这些从病人样本所得的数据,亦与78名没有感染新冠肺炎的人士提供的样本作比对。主要结果如下:

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其肠道微生态失衡程度是一致的;

微生态失衡与血液内的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反映器官受损的标记密切关连;

与没有感染的人士相比,新冠病人肠道内的「坏菌」较多,例如活泼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gnavus)、扭链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torques)和拟杆菌属(Bateroides dorei);

新冠肺炎患者缺乏已知能够调节免疫力的「好菌」,例如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真杆菌(Eubacterium rectale)及几种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 spp.)菌种;其中普拉梭菌和双歧杆菌与新冠肺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l 患者病毒清除后30天,「好菌」的水平仍然偏低。

研究表明:肠道细菌组合与针对新冠肺炎的免疫反应及随后的组织受损有莫大关连。此外,大部分患者在感染后六个月仍持续出现『长新冠』症状,如疲倦、记性差、失眠、呼吸困难和脱发,意味着肠道微生态失衡,不但可影响新冠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出现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更与愈后的身体状况息息相关。

四、肠菌移植可缓解新冠出院患者后遗症

2020年4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分院开展了肠菌移植(FMT)用于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该研究成果于2021年1月7日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临床护理杂志)。此成果标志着全球首个将肠菌移植应用于新冠出院患者康复干预的临床研究项目取得成功。

82581675912050867 

研究表明:与健康人群相比,大多数新冠出院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紊乱,包括菌种数量变少,菌群多样性降低;在肠道菌群分布构成方面,优势菌群明显降低等。

该研究招募的11名志愿者经为期一周的肠道菌群移植干预、两周的随访观察及相关检测:有5名患者的胃肠道紊乱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4名患者疲劳感、情绪低落、焦虑或睡眠障碍等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通过对肠道菌群基因检测结果发现,志愿者的肠道菌群多个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肠道菌群达到平衡状态。

研究结果显示:肠道微生态平衡可以影响新冠感染患者的免疫与微生态,应用于健康肠道菌群移植(FMT)可助力新冠病毒感染的康复,缓解新冠出院患者后遗症,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肠道菌群紊乱会导致新冠康复患者疲劳、记忆力差、情绪低落、焦虑、失眠、呼吸困难等后遗症,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有助于改善长新冠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如果您正在被“长新冠”困扰,就多关注一下您的肠道菌群吧!肠菌移植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中,重建患者肠道菌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相较于在肠道内定植一种或数种有益菌的益生菌产品,肠菌移植移植的是整个肠道微生态系统,且每次移植的菌群数量达到万亿级别,可以更快、更直接的重建肠道菌群、恢复患者肠道微生态,快速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新冠后遗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肠道菌群失调,新冠病毒感染,阳康,研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