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是指胚胎时期就存在的心脏血管结构,婴儿出生后应当闭合而未闭合形成的畸形,其病因实质上是发育异常。
卵圆孔未闭是什么?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是指胚胎时期就存在的心脏血管结构,婴儿出生后应当闭合而未闭合形成的畸形,其病因实质上是发育异常。一般1岁以内会闭合,若3岁以上卵圆孔仍未关闭,称为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
卵圆孔未闭有症状吗?
卵圆孔未闭多无症状,少数病人出生后1周即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但大多数病人进入童年时期出现劳累后气急乏力,心悸,紫绀和心力衰竭。甚至有老年人偶然做心超检查才会得知自己存在“卵圆孔未闭”,并没有任何症状。同时有一部分人会因为卵圆孔未闭产生一些症状或者引发疾病,如脑梗、偏头痛、减压病等。
“病根在心,症状在头”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如果房间隔中部的卵圆孔未闭合,一般左心房的压力高于右心房,左心房的血液有可能会经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右心房;但是某个特定时候使得右心房压力增高(剧烈运动、咳嗽、憋气、潜水以及肺动脉高压的疾病状态)超过左心房时,右心房的血液会经过未闭合的卵圆孔“逆向”进入左心房继而进入左心室流向全身。此时,如果静脉系统微小栓子或代谢降解的神经体液物质(如5-羟色胺)随血液经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便可以引起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或引发脑卒中等。
不明原因的脑中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顽固性偏头痛;不明原因的晕厥以及小于50岁的脑卒中。一定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这些症状都是卵圆孔未闭,导致的心脏功能异常及左右腔分流,引起的一系列的反常栓塞现象,建议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如何发现”卵圆孔未闭”?
(1)普通心脏彩超,专业名称是“经胸超声心动图”:这是大家熟悉的心超检查。它的优点是简单、无创、方便,不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TTE可以发现较大的、分流明显的PFO。但由于TTE受制于检查者体型和声窗差异,或静息状态下心房水平的分流不明显,或者较小的卵圆孔未闭,则很难检出,所以即使普通心脏彩超没有发现也不能排除PFO。
(2)心脏“发泡实验”,即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这是一种无辐射的简便有效的造影检查,检查时像静脉输液一样,往往从肘部静脉注入专业的右心声学造影剂或震荡的无菌生理盐水注射液,此时检查者在平静呼吸以及瓦式呼吸动作状态下接受心脏彩超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有没有右心房分流到左心房的微气泡,从而可以诊断PFO及具体程度。所谓的瓦式呼吸动作即吸气后胸腔加压用力屏气后快速呼气,借此改变心腔内压力。微气泡出现的数量、时相对于诊断结果和临床决策息息相关。
因此,当患者出现脑梗或者偏头痛的临床症状、高度怀疑PFO存在时,可以进行心脏“发泡实验”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心脏“发泡实验”需要检查者意识清楚,能很好得配合瓦式呼吸运动才能获得可信的结果。虽然“发泡试验”可以推断是否有PFO,但并非直接观察到PFO的形态。
(3)经食管心脏超声,即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检查,具有不依赖患者体型和经胸声窗条件差的优势,可以清楚、精准得测量卵圆孔的大小、长度、识别房间隔的精细结构,还可以评价左心耳结构辅助判定血栓来源。
通过以上超声心动图的各项检查,可以检查出PFO,并观察PFO的大小、形态、分流程度以及毗邻结构。
如何治疗?
1.介入封堵术,属于微创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我院心胸大血管外科在麻醉科、导管室、彩超室的配合下,成功使整个手术过程缩短仅需20-30分钟。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术后3-5天康复出院,术后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及右心声学造影。
2.外科手术治疗 ,以往封闭卵圆孔未闭依靠外科手术。但创伤大,并发症多,逐渐被介入封堵治疗所代替。现在多应用于特殊情况下,如在其他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中发现卵圆孔未闭的存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