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RET突变靶向药普拉替尼治疗RET变异甲状腺癌数据再次更新

2023-02-08 15:00

期待普拉替尼在未来能够探索其在围手术期以及联合其他靶向和免疫等药物的应用,以扩大应用人群,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郑向前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精准检测助力精准诊疗

以靶向药物为基础的系统治疗已成为不可手术或碘难治(RAIR)甲状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多激酶抑制剂(MKI)是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的靶向药物,但由于MKI有时会对其他受体的效应强于其对TC致癌基因的作用,“靶外作用”会导致一些不良事件(AEs)的发生,进而导致剂量减少或停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2-3。针对特定致癌基因改变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是当前TC领域的研究热点。

RET基因可调节细胞增殖、生长、分化、迁移和凋亡,RET基因变异被认为是甲状腺癌等多个瘤种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4-5。研究显示,几乎所有遗传性MTC和约50%的散发性MTC均存在RET突变,约10%-2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存在RET融合,并有19.4%的RAIR PTC存在RET/PTC重排6-7。因此,精准检测TC相关的基因改变,不仅有助于了解其发病机制,亦便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普拉替尼持续保持一线获益,未来探寻更多临床应用场景

本次ESMO年会更新的数据显示,普拉替尼在RET变异TC中继续保持优异的临床疗效和可管理的安全性。截止2021年10月18日,普拉替尼在C/V经治的RET突变MTC患者中的mDoR与mPFS均为25.8个月,而在初治RET突变MTC患者中均尚未达到,提示普拉替尼会为初治MTC带来更长的生存获益。此外,无论是对于预后较差的M918T位点突变,还是其他突变亚型,普拉替尼均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RET融合阳性TC队列的样本量在此次更新中持续扩大,由既往的21例扩展至25例。患者基线显示,40%患者接受过≥3线系统治疗,4成患者存在基线CNS转移。即使在患者存在诸多不良预后因素的情况下,普拉替尼在经治RET融合阳性TC患者中仍取得了90.9%的ORR、23.6个月的mDoR以及25.4个月的mPFS。值得关注的是,普拉替尼在该患者群体中的中位至首次缓解时间为1.9个月8,提示普拉替尼能带来快速且持续的抗肿瘤作用。普拉替尼以其确切的临床优势已被纳入多项权威诊疗指南,包括《NCCN甲状腺癌指南》、《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甲状腺癌》、《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1)》、《甲状腺癌RET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和即将发布的《CSCO甲状腺髓样癌诊疗指南(2022)》以及《晚期甲状腺癌靶向药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等多项指南共识,成为了我国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外科角度,普拉替尼较高的ORR提示其或可为RET变异T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提供选择。初步研究表明,短期新辅助靶向治疗,可缩小肿瘤、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使不可手术转化为可手术,降低手术难度与风险,提高手术根治性9。期待普拉替尼在未来能够探索其在围手术期以及联合其他靶向和免疫等药物的应用,以扩大应用人群,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声明: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甲状腺癌,普拉替尼,靶向药物,RET,基因,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