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消化道出血险丧命,多学科深夜联手成功抢救
近日深夜,正在值班的急腹症外科李亮医生接到急诊中心电话,“一个消化道出血请会诊!”病情就是命令,李亮医生立即赶到急诊室会诊。快速查看,见患者排大量鲜血便,已经出现头晕乏力冒冷汗等休克症状。“消化道大出血诊断明确,立刻抢救,止血补液扩容,紧急行胃肠镜检查寻找出血点!”备血输血、止血抗休克、紧急化验、联系急诊胃肠镜、向家属交代病情,各科室有序协调,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内镜中心应力教授迅速到位,但奇怪的是,通过反复胃肠镜探查,并没有发现活动性出血点,结合病史,出血原因仍不明确。化验血红蛋白65g/L,经输血治疗后,血红蛋白升高至80g/L,止血初步有效。就在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患者的血红蛋白又下降至58g/L,不久又降至49g/L,难道还有出血?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如不立即止血,患者可因失血性休克而迅速死亡。内镜医生再次反复进行肠镜检查,仍未见出血点。此时患者开始躁动,休克症状加重,再找不到原因,生命危在旦夕!
“手术探查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机会,立即剖腹探查!”深夜赶到医院的急腹症外科宁势力副主任顶住巨大压力,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在急诊中心护士的配合下,经过绿色通道无缝衔接,直接将患者送至手术室。“决战”开始了.....迅速开腹、探查,术中再次行肠镜探查,仍未发现出血点。术中患者血红蛋白降到惊人的23g/L,麻醉师精确调配血红细胞、血浆。台上医生仔细排查腹腔每一个角落,最终在右半结肠发现多个憩室,“是憩室出血!”凭借丰富的经验,宁教授带领团队果断行连同多发憩室在内的右半结肠切除术。在多方努力下,患者转危为安,术后患者转入ICU继续治疗,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下,患者的血红蛋白已逐渐升高恢复正常,病情趋于稳定,死里逃生。
急腹症外科罗福文主任强调,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十分凶险,尤其一些罕见出血,如血管畸形、憩室等,术前常规检查难以确诊,无论什么原因,医生稍有迟疑便可能断送患者生命。抢救急危重症就像一场“遭遇战”,不允许一刻的停歇。
作为抢救各种腹部急危重症的“突击队”,大医二院急腹症外科每年救治千余例腹部急危重症患者,团队始终秉承“救死扶伤、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滨城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科室介绍
作为大连率先将急腹症从普外科独立出来的医院,大医二院于2013年正式成立了急腹症外科,以收治腹部急危重症及复杂疑难疾病为特色,将无数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急腹症外科承担了辽南地区绝大多数腹部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急诊救治工作,如急性肝胆胰腺疾病、胃肠道疾病、复杂肿瘤导致腹腔大出血、梗阻以及各种腹部严重外伤等均可在几小时之内迅速诊断及治疗。科室年入院患者约2000人次,其中重症患者500人次,微创手术比例达70%以上。
近年来,急腹症外科通过不懈的努力,在腹部肿瘤外科的领域里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室贯彻ERAS(快速康复)理念,以微创治疗急性腹痛疾病为主导,已熟练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胃肠肿瘤手术、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左半、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完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对于复杂腹腔内腹膜后巨大肿瘤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凭借率先采用外科技术联合多种新技术治疗急性复杂性肠梗阻获得辽宁省医学科技奖。此外,科室还开展腹腔镜下外伤性脾破裂切除术、肝破裂修补术,并专研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经皮肾镜治疗、腹腔镜治疗、CT及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均获得业内的广泛好评。
大医二院普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其重要亚专科之一的急腹症外科在省内乃至国内影响力不断攀升。诊疗技术不断提升、临床经验不断积累,积极参与各类比赛,先后获得全国急腹症病例大赛冠军,腹腔镜结肠癌视频大赛亚军及腹腔镜疝修补术大赛北部赛区冠军等荣誉。
内容:急腹症外科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姜晨
审核: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郭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