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级!大医二院妇产科王军教授、韩世超教授专著《宫颈癌手术图解》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
近日,我院妇产科王军教授和韩世超教授担任主编的《宫颈癌手术图解》一书,由医学出版领域的“领头羊”——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本书是我院首部妇产科手术学专著,完全由妇产科王军教授和韩世超教授团队自主创新编写,所有编者均系大医二院专家团队。本书主编王军教授表示,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宫颈癌的初始治疗方式仍是手术为主,但由于手术解剖的复杂性和技术的高难度等原因,规范的宫颈癌相关手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正是出于这个考虑,王军教授团队便着手编写这本宫颈癌手术图解,从筹备到出版前后历时一年,团队潜心学习、查阅大量典籍,希望将多年临床实践过程中总结的手术技巧和经验分享出来。
韩世超教授说到,团队成员对手术技术的提升和技巧的运用有着极大的探索激情和创新精神,每一台手术都将“无血的视野和精准的解剖”努力到极致,这也是本书图片、视频的可观赏性和可普及性的关键所在。
编者团队
该书自发行以来,一直稳居各大图书网站妇产科学术图书的前列,包括专科联盟医院在内的许多医院妇产科也因此掀起了一股手术学习热潮。
本书特色介绍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全部宫颈癌的手术类型,共分为宫颈癌相关盆腹腔临床解剖辨识、QM分型指导下的子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手术图解、宫颈癌淋巴结切除手术图解等四大部分,包括开腹手术、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等手术方法。
书中以宫颈癌手术术中解剖为基础,就手术过程中实际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的不同处理方式、技术要点及难点进行详解。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配备了手术图片,文字与图片紧密配合,并以视频形式展现,语言简明扼要,更加直观、易懂,助力妇科临床医师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书中把复杂的手术细化为每一个可操作性的动作,一招一式均具有可模仿性和可重复性,在确保手术安全性的同时既避免了初学者对复杂手术的盲从,也增加了对初学者的可普及性和可推广性。
专家介绍
王军,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专业委员会机器人及适宜技术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专业委员会数字医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组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微创妇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幼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等。《解放军医学杂志》《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临床军医杂志》《创伤与急危重症杂志》编委。
从事妇产科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曾赴美国旧金山PacificMedical Center、德国 Humboldt-Universitaut Charite 及挪威 Oslo University Hospital(the NorwegianRadium Hospital)进行访问学习,开展了东北地区首例妇科机器人手术,并荣获“中国达·芬奇手术十万例里程碑杰出贡献奖”。
韩世超,大医二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学术任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妇科肿瘤与肿瘤细胞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免疫学会女性健康与免疫分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美国MDAnderson访学。
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10余年,致力于基于精准解剖的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妇科恶性肿瘤的规范诊治、妇科良恶性疾病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微创治疗及经阴道妇科良性疾病微创治疗。熟练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V-NOTES妇科微创手术。2021年“中国妇产科网第九届手术视频大赛”初赛第一名、决赛第三名,东北地区妇科腹腔镜机器人手术视频大赛第一名。主持及参与子宫颈癌相关国家级、省市级课题5项,发表相关SCI文章5篇。
自2月8日起,人民卫生出版社将为该著作主办九期“宫颈癌手术实战解析”专题读书会,感兴趣的同道可扫码观看。
在提升手术技术和追求学术的道路上,大医二院妇产科一直在努力!
素材:妇产科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姜晨
审核: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郭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