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来了 | 用爱陪伴,用心服务
他们用温暖的爱心,化解患者心中的恐慌;他们用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他们用贴心的关怀,为患者增添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他们是没有翅膀的白衣天使,他们就是武钢二医院的服务明星。
本期微信始,将为您推出武钢二医院2022年第三季度优质服务明星,今天推出的是武钢二医院肿瘤二科黄雅琳。
服务心语
肿瘤二科黄雅琳
当患者在最需要“你”的时候,请给予他最大的关心和帮助!
01、耕耘收获
黄雅琳,肿瘤二科护理业务负责人,虽然身为八零后,却已是护理战线的一名“资深老兵”。
参加工作15年来,她一直坚持肿瘤科一线临床护理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任劳任怨,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她在思想上积极上进,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2015年度获“武汉市优秀护士”荣誉称号,多次荣获院级“优秀护士”称号,在2019年底积极抗疫,舍小家为大家,评为入党积极分子,2022年在科内党员同志们的带领下,思想觉悟不断提升,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02、业精于勤
多年的临床工作,练就了她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尤其是静脉穿刺。由于肿瘤疾病的特殊性,许多患者反复住院,加上化疗药刺激,血管穿刺困难,给患者身体上带来巨大痛苦、心理上有着双重压力。黄雅琳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静脉穿刺操作炉火纯青,许多肿瘤患者来到科室都点名让她护理。“一针见血还不疼”就是患者对她扎实技术的真实评价。
她一直待病人如亲人,时刻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一位肿瘤晚期的爹爹,数天未进食,入院时出现乏力,活动困难等症状。经过爹爹家属同意后,黄雅琳迅速给爹爹置入了PICC管(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爹爹病情较重,无法下床活动,女儿也因工作的原因常年不能陪伴左右,每次出院后再定期入院进行导管维护比较困难,但爹爹老伴觉得PICC管成功解决了老伴打针难的问题,不想轻易拔除。黄雅琳毅然决定每周定期上门对爹爹进行导管维护,解决了婆婆的心病。
03、利他文化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正是黄雅琳工作的真实写照。自疫情之后,黄雅琳承担了科室重点患者的回访工作,肿瘤患者因长期治疗,不仅要承受疾病的痛苦,还要承受经济上的压力。在回访时,她总是以一颗包容心,去倾听、去安抚,给患者提供情绪空间,缓解他们的恐惧、疼痛及焦虑等。对患者而言,她就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她用自己的爱心赢得患者的尊重。
在协助护士长病区管理上,她认真带教年轻护士,有时候利用休息时间给年轻护士做培训,把低年资护士当做自己的妹妹,不厌其烦让她们知道所以然,知其所以然。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更高的提升,提高就医体验。
护士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重复着相同的内容,一次次晨午间护理,一次次输液,一次次健康宣教,在这些看似平凡的重复劳动中,孕育着护理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作为肿瘤二病区一名普通护士,她用爱与奉献为肿瘤患者燃起了生命的新希望。
肿瘤科和其他科室相同而又不同,虽然护理每天的工作和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都大同小异,但是需要面临的病人却随时都有可能被死神带走,所以在命悬一线之际,白衣天使与恶魔的斗争要更加激烈和频繁。癌症是绝症吗?许多病员对于疾病总是抱有希望,生病对一个人来说就是晴天霹雳,对整个家庭更是很沉重的打击,他们不仅要长时间遭受疾病的折磨,还要承受精神的压力,经济的压力,角色改变的不话应等等,长期的放化疗也使他们遭受痛苦,身心俱疲,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生命结束之前给予病人和家属更多的呵护与关怀,减轻他们身体和心灵上的痛苦,也许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问候,电话回访带去的一句叮咛,都能给对方送去些许的暖意和希望!
04、感悟
当他人在最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便会记住你。患者在就医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付出真诚的服务和扎实的技术能力,患者就医体验才会提升。
编辑:谭馨
编审:肿瘤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