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 | 黎江副研究员:不忘初心,坚守梦想

2023
02/08

+
分享
评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A-
A+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迈入人生和事业的新阶段后,黎江将不忘求学与深造时的初心,聚焦临床问题转化和创新性基础研究。

5031675813497891

个人简介

黎江,乳腺肿瘤中心副研究员。本科毕业于遵义医科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师从苏士成教授。2020年起在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江山平教授。2022年转聘为我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肿瘤免疫微环境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研究,特别是免疫、肿瘤、肿瘤干细胞之间的内在联系。目前已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ancer, Nature Cell Biology, Advanced Science, Cancer Gene Therapy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多篇原创性论著。主持国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级基金多项。

热爱   初心既定求学逢逸仙  

黎江出生在贵州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少时求学之路的林林总总让他记忆犹新。“十岁左右开始,我每天得走近五个小时的山路上学,山路泥泞崎岖,冬天裤腿被晨间的湿气和雨水打湿,整个人冻得瑟瑟发抖……”黎江回顾求学之路时的辛酸,不禁感慨。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从未想过放弃读书,那时的黎江,心里一直攥着一股劲——他热爱学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改变自己的人生!

黎江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好医生,顺利考上位于广东广州的中山大学后,有幸师从我院国家杰青苏士成教授。求学伊始,黎江也曾被与同学的差距所困扰,他意识到自身临床知识技能、科研思维和理论水平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感叹着中山大学优秀青年人才林立的同时,黎江那颗逆流而上、求精奋进的心却更加坚定,在导师苏士成教授的指导下,黎江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长和进步。“苏教授勤奋、严谨、坚韧、对学术研究一丝不苟,从不浪费自己的一分一刻,他的治学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鞭策我向他学习。”黎江在谈起自己的恩师时,满是感激和憧憬。在恩师的影响下,黎江不断寻找突破口,解决临床及科研中遇到的问题,严肃对待科学研究中的每个细节,在科研工作中持续深耕,逐渐在免疫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领域找到了研究兴趣和方向。回忆自己在中山大学的学习生涯,黎江认为正是有了和我院的相遇,自己才有机会开启新的人生阶段。

起航   恩师传道,深造取进步  

博士毕业之际,黎江的恩师苏士成教授推荐他继续深造,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为了让黎江进一步接受临床学科交叉的训练,在苏士成教授的帮助下,黎江跟随呼吸疾病专家江山平教授团队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期间,黎江加入到了更大的联合团队,明白了基础与临床融合以及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接触到了更广阔的研究平台,他所在的研究团队更是有幸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我院院长宋尔卫教授的指导,“宋院士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我不断前进。”黎江说道。

54191675813498659

黎江在做实验

在苏士成教授和江山平教授的共同指导下,黎江不断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在学科交叉背景以及大团队的联合培养下,黎江得以在肿瘤免疫和呼吸疾病研究领域有所进展。他和团队的研究揭示了肿瘤微环境谷氨酰胺的竞争抑制了巨噬细胞线粒体分裂,继而通过维持胞内WIP/WASP蛋白相分离抑制临床抗体疗效,为肿瘤的免疫治疗耐药提供新的靶点。他们还发现了嗜酸性粒细胞胞外DNA网促进神经-免疫系统互作驱动哮喘进展,解析了加剧哮喘2型炎症反应机制,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和思路。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在Nature子刊Nature Cancer、Nature Cell Biology等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

乘风而进,破浪前行。作为一名青年医生,黎江在研究型医院的培养环境下,做到了科学研究与临床紧密相连,逐步变得善于从临床发掘科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如今,他已向着成为青年临床科学家的目标起航。

26721675813499245

苏士成教授课题组合影(第一排右一为黎江)

绽放   不忘初心感恩向未来  

“感谢中山大学的求学环境、博士后科研平台、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我很幸运地抓住了人生中的这一重要契机。”从博士、到博士后,再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黎江用“知遇之恩”来形容中山大学之于自己。

在五年多的求学与深造时间里,黎江最大的感受就是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强大的团队支撑,还需要全方位的平台保驾护航。正是因为有团队的支持和指导,自己才能顺利完成实验,验证种种临床设想。同时医院为青年医师成长提供的坚实有力的支撑平台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是有了院内各项人才项目的支持,自己的研究才能够完成并不断延伸。“博士和博士后期间我遇到的政策疑惑、基金申请等问题都得到了耐心和及时的跟踪解决,学校和医院的高效服务和温暖的人文关怀氛围,也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黎江说道。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迈入人生和事业的新阶段后,黎江将不忘求学与深造时的初心,聚焦临床问题转化和创新性基础研究。同时也期望自己能做到薪火相传,用自身的实践和兴趣去感悟和培养更多好学的年轻学子,在学校和医院的支持及团队的鞭策下贡献更大的力量。

责编:黄睿、刘文琴、沈丽娜

初审:林伟吟

审核:欧阳霞

审核发布:古小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研究员,黎江,肿瘤,哮喘,科研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