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智症防治行动”任务清单的建议:基于 WHO 全球行动视角
本文来源:杨昊鹏,索靖东,申贤磊,等. 中国"失智症防治行动"任务清单的建议:基于WHO全球行动视角[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7): 775-779,782.
WHO于2017年发布“2017—2025年失智症公共卫生应对全球行动计划”(简称“全球行动计划”),该计划对全球重点领域行动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失智症的多阶段、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应对措施,并认为将失智症防治计划与现有的精神健康政策、照护模式及具体护理服务相结合,可以避免服务碎片化、提升失智症防治的连续性。本文通过梳理 WHO“全球行动计划”行动领域及内容,从应对失智症的全球行动视角出发,提出了针对失智症防治行动的关键要素与任务清单,希望可以为中国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失智症防治行动”计划提供参考。
失智症流行现状与中国应对
我国轻度失智患者和重度失智患者的就诊率分别为14%和34%,49%的病例被误认为是自然衰老现象,诊断及时性不足。中国作为“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多方呼吁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符合国情的“失智症防治行动”计划,从早筛早诊、诊疗标准、药物研制及社会保障等多维度制定策略。
WHO“全球行动计划”的
具体阐释
WHO“全球行动计划”于2017年发起,针对失智症人群的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需求展开行动,为各国家(地区)提供了失智症防治多领域综合行动蓝图。WHO“全球行动计划”包括 7 个主要行动领域见图1。
图 1 WHO“全球行动计划”的 7 个主要行动领域及重点内容(点击可放大观看)
WHO“全球行动计划”发布后,国际上很多国家(地区)相继发布应对失智症的国家(地区)级行动计划,并在多领域协同合作、满足失智症患者真实需求、制定可持续战略方案、兼顾公平性与创新性等方面达成共识。总体而言,各国家(地区)结合自身具体情况,依据 WHO“全球行动计划”,在充分梳理人口、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多领域协作、多地域试点,厘清了本国(地区)失智症人群社区支持模式的发展路径,对本国(地区)失智症防治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中国“失智症防治行动”的
关键要素与任务清单
WHO“全球行动计划”的7个重点领域包括成 为公共卫生优先事项、设立意识提升项目与友善计 划、降低风险因素、提升诊断 - 治疗 - 护理水平、 支持照护人员、改善信息系统、促进研究与创新。本文梳理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和家庭、高校 / 企业等多主体关系,从多方联动、服务协同、需求迭代与持续创新等不同侧面对应优化失智症防治体 系及促进服务能力提升,构建“失智症防治行动” 关键要素与任务清单见图 2。
图 2 中国“失智症防治行动”的关键要素与任务清单(点击可放大观看)
综上所述,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失智症作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愈发受到重视,WHO“全球行动计划”在中国的落地也需要精准考量。因此,面对老年群体失智症问题的复杂性,在充分关注中国老年人群需求特征后,精准推进“失智症防治行动”关键要素与任务清单落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首先需要公共卫生及医疗卫生机构落实针对失智症的预防性措施及对其进行早期识别,做到诊断准确且易操作,并能通过信息系统将数据联结。同时,筛查与预防性措施的根本目标是使失智症患者在早期即可获得“以人为本”的诊断、治疗、护理与社会支持,需要将安全且可靠的健康干预路径设定清楚,从而进行相应的健康管理干预。此外,政府设计的整合、连续性失智症服务将补齐服务链条中的“短板”,市场协同建设的失智症养老及照护机构也将使供给再次受到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冲击,并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长期存在的情况下,探讨如何全面升级初级卫生保健系统。这些都需要持续的研究和试验,通过学习和创新,寻找社区慢性病管理的解决方案。
编辑 | 姜 楠
校对 | 杨允利
审核 | 高晓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