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存教授:普拉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验证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在中国抗癌协会共同举办的「2022 年肿瘤时间年度盘点」中,总结了2022 肺癌领域最新进展。
其中,在靶向治疗领域,周彩存教授表示:普拉替尼也是 RET 抑制剂,该药于 2021 年 3 月在国内获批上市,今年普拉替尼用 ARROW 中国队列数据更新,对在基线时有可测量病灶的患者经 BICR 评估,普拉替尼在初治的中国 RET 融合阳性 NSCLC 患者(n = 30)中 ORR 达到 80.0%,DCR 达到 86.7%。普拉替尼用于中国 RET 融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验证。
靶向治疗是肺癌治疗革命性进步,靶向药物治疗如今开始精细化切分,更多的罕见靶点的药物相关研究公布和上市,给目前RET融合的突变的患者治疗方式更多的选择余地。
RET基因,位于第10号染色体长臂上的原癌基因,是在转染过程中基因重排的产物。2021年国内上市的RET抑制剂普拉替尼在前期的临床试验中展现了出色的疗效,ARROW研究中国亚组中共计入组68例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其中37例患者为经以铂类为基础化疗的患者,31例为初治患者,结果显示:普拉替尼治疗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初治患者ORR 80%,中位OS(总生存期)未达到;经治患者 ORR 66.7%,中位OS达到44.3个月,成为临床治疗的新选择。
40岁的胡女士是一位单亲妈妈,2021年5月,她确诊了肺腺癌晚期,对于她来说,这简直的晴天霹雳。当年的5月到8月期间,四次化疗让她身心俱惫。在发现基因RET融合突变后,胡女士开始服用普拉替尼,并且效果显著。
“服用一年多了,身体几乎没什么反应,也让我重拾了生活的信心。我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也希望未来可以继续与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幸福快乐的走下去,过好每一天。”
目前精准靶向治疗时代已到来,不少患者获益于靶向治疗,生存期进一步提高,但靶向治疗如何做好全程管理需要患者关注,遵医嘱服药,不擅自调整用药剂量,注意监测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随时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情况。
此外,RET抑制剂与下述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提高警惕。苯妥英、利福布汀、红霉素、地尔硫卓、卡马西平、利福喷、达芦那韦、维拉帕米、苯巴比妥、贯叶连翘、利托那韦、胺碘酮、利福平、克拉霉素、阿扎那韦、抗真菌药(如酮康唑、伊曲康唑)、维生素、保健品等。不宜与葡萄柚汁、杨桃、石榴、桑葚等会减缓药物代谢的水果同服。
声明: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