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根据国外新冠流行数据参考,一般一年内会有3波左右的流行高峰,也就是约4个月会有一个小波动。
经过一个热闹纷繁的春节假期后,原本以为春节期间的聚集和人员流动会导致新一轮的新冠感染高峰,没想到新冠病毒好像“消失了”一样,似乎回到了2019年之前的正常生活。难道新冠病毒真的像“非典”一样“消失了”吗?新冠病毒去哪儿了?
新冠病毒“消失了”吗?
专家表示,其实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流行也尚未结束,只是进入了低流行水平。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被感染过了,形成了群体免疫,所以新冠有点“传不动”了。
自二十条实施以来,全国近80%的人相继感染了新冠病毒,感染高峰过后,大量人群迅速建立了混合免疫屏障,在建立临时免疫保护的至少三个月内,发生疫情流行的风险较小,因此预想的春节疫情高峰并没有出现。
目前,国内多地基本上都度过了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各地疫情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处于病例散发状态,进入了低流行水平阶段。此外,在春节期间,阳性感染就医人次也大幅减少,所以目前大家对新冠流行的感知并不明显。
新冠病毒去哪儿了?
春节期间,国内主要流行毒株仍然是BA.5.2和BF.7为主,没有发现新的变异毒株输入。
但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的放开,在其他国家流行的XBB和BQ.1毒株将逐渐在国内传播开来。在未来3到6个月后,感染后获得的免疫保护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下降,感染风险也将逐渐增加,如果新冠继续变异出具有更强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异株,再次感染的风险也将随之增加。
当然,国内目前流行的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出现免疫逃逸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大家都刚感染过,体内还都有抗体,短期内再感染的概率相对较低。因此,今年上半年出现这两种毒株流行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不过根据国外新冠流行数据参考,一般一年内会有3波左右的流行高峰,也就是约4个月会有一个小波动。因此,大家还是要注意科学防护,能不得就不得,能晚得就晚得,能少得就少得。尽量延长两次感染之间的间隔时间,让身体更好地恢复。
温馨提醒:建议在出入医院、车站、商超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仍要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N95医用防护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能不阳就不阳,能晚阳就晚阳,尽量避免复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