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血尿、蛋白尿只是一种症状,关键在于找出背后的“罪魁祸首”。
肾脏疾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杀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儿童常规体检中增加了尿检,帮助家长掌握宝宝的健康状况。
但面对宝宝宝宝小便发红、有泡沫,家长们满心疑问。听到医生说孩子尿检中发现尿隐血、潜血阳性和尿蛋白阳性,熊孩子家长们又开始焦虑,甚至恐慌。
开学季即将来临,市儿童医院肾脏疾病专家们,今天就来为忙碌的“上班族”家长们解!疑!释!惑!
帮助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尿检结果及小便问题。
1什么是血尿、蛋白尿?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尿液都是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的,尿常规中无或有少量红细胞尿蛋白的定性检测为阴性。
首先,了解一下血尿的定义:若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量增多超过正常范围,为镜下血尿。如果肉眼观察为红色、浓茶色尿,甚至有血凝块,同时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增多则称为肉眼血尿。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尿隐血或者小便红色可以说明孩子可能存在血尿,但并不代表真正的血尿,需要对晨尿行尿常规检查明确镜检红细胞是否超过正常范围,排除一些食物、药物、血红蛋白尿引起的假性血尿。
其次,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尿中有泡沫,可将尿液放置于干净透明的杯子中。若静置一段时间后,仍有泡沫,那么需高度怀疑其为蛋白尿,这个时候需要带小朋友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了。当尿常规尿蛋白定性检测呈阳性,或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超过150毫克,则称为蛋白尿。
2为什么会得血尿、蛋白尿?
引起真性血尿的原因分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如各类先天性、原发性或获得性肾小球肾炎,严重程度可轻重不一,还需进一步完善检查,必要时需依靠肾穿刺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同时也存在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如泌尿道感染、泌尿系结石、特发性高钙尿症、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或称胡桃夹综合征)等,亦需行进一步相关检查。
同时蛋白尿的原因有很多,部分人是生理性的,比如因为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脱水、发热等原因会出现短暂或一时的蛋白尿,直立体位时也可能会出现蛋白尿,但卧位后会消失。除外生理性蛋白尿后,病理性蛋白尿主要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以及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还可见于肾小管性疾病,以及中毒、代谢性疾病等。需在儿童肾内科医生的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3孩子有血尿、蛋白尿就是肾脏坏了吗?
综上所述,有一部分血尿并不是来自肾脏的,而是来自输尿管、膀胱、尿道或其他部位。即使是来自肾脏的,仍需经相关检查评估病情,且无症状镜下血尿、蛋白尿也可由良性肾脏疾病所引起,如薄基底膜病、直立性蛋白尿,并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此时家长不要心急,需根据医生的指导定期到医院复查孩子的尿常规、尿微量蛋白水平。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因为是良性血尿,就不重视或不随访。
4如果孩子有了血尿、蛋白尿怎么办?
首先,血尿、蛋白尿只是一种症状,关键在于找出背后的“罪魁祸首”。部分引起蛋白尿、血尿的疾病可以治愈,并不会造成肾功能的损害,而且肾脏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微小的肾功能损害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但是,如未能及时的治疗,则肾脏的损害逐渐不可逆,则会进入慢性肾功能不全。因此发现蛋白尿、血尿,应及早就诊,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尽早治疗,减少肾脏的损伤!而少部分无法治疗的肾脏疾病也可通过控制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减少肾脏损伤,通过长期的管理,可延缓进入终末期肾病的进度,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科室介绍
常州市儿童医院肾脏科是本市专业开展小儿肾脏相关疾病诊疗的科室,常年开展肾病综合征、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泌尿道感染、膀胱输尿管返流、遗尿症等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常规开展逆行尿路造影、肾组织活检技术,进行肾脏疾病的遗传代谢及基因、酶谱检测,发展更广泛、更全面的精准医学诊疗,使得临床上病因不明的血尿、蛋白尿、疑难罕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供稿:丁立
编辑:刘寒燕
责任编辑:杨小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