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 MRI可通过提供更便捷的床旁图像采集,在促进危重症患者的即时成像方面发挥作用。
目前,大多数医院已经普及床旁CR/DR检查,移动式床旁CT也已经应用于临床,这些床旁X线设备在医院的急诊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个别的特殊场所发挥着重要作用。床旁设备的共同特点是轻便、移动灵活,对使用环境条件要求也低;能够快速得到检查结果,无需将患者转运到检查室,减少了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时间,降低了其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风险。
MRI检查无电离辐射,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之一,与此同时其可以提供多模态的影像,为患者精准诊断提供丰富信息。可因其设备体积大、成像原理复杂,我们几乎不敢想象MRI可以作为床旁设备进入临床。
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发明让梦想成为现实, 床旁便携式MRI(Point-of-Care ,POC)将走进临床 ,顶刊Radiology对这一发明做了介绍。
POC MRI
早在2020年,美国FDA就批准了由Hyperfine公司对床旁磁共振系统进行开发,该公司的Hyperfine系统也成为了世界首款床旁MRI。 POC MRI主要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s)和急诊科,给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危重症患者提供检查。
标准MRI
标准MRI需要一个均匀的高磁场(1.5 T或3.0T)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机房进行固定屏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磁场干扰。另外,对机房入口也有严格限制,避免铁磁性物质被吸入发生意外。固定的高场强MRI还需要一个氦气冷却系统。
便携式核磁共振
便携式核磁共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 超低场强 (0.064T)MRI扫描仪,使用永磁铁,消除了对冷却系统的需要。由于超低场强,对清除患者或病房周围所有铁磁性物质的需求远远低于标准MRI,无需屏蔽 。
01POC MRI 临床应用背景
POC MRI对神经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具有潜在重要作用。它避免了在医院内转移患者的风险,特别是那些神经系统症状发生新的或急性变化的患者。危重患者的住院转运与重大不良事件关系密切,转运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低血压、心律失常、意外拔管、导管或试管移位和设备故障等都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文献报道,在24项对住院运输过程中不良事件的系统回顾和汇总分析研究中,12313次院内转运1898名住院患者过程中,所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6.2%,死亡或危及生命的事件发生率为1.5%。另一项研究报告称,77%的住院转运与诊断性检查有关,如CT、MRI或血管造影。
02POC MRI 临床试点研究
POC MRI不是将危重患者带到放射科进行标准MRI检查,而是 将POC MRI带到ICU患者的床边进行检查。
Kuoy等学者报道了35例接受颅脑POC MRI平扫的患者的初步临床研究,其中1位患者接受了两次检查,共36人次POC MRI检查,包括急诊室检查13人次,ICU检查23人次。
其中,39%的POC MRI检查有明显的影像学表现,但28%的患者由于患者运动伪影无法诊断。其中有3例患者的头部CT中并未发现急性梗死。
Figure 1:患者女性,42岁,因头痛入院,先天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
(A):轴位头颅CT平扫显示右侧侧脑室水平(arrow)无明显脑积水,可见脑室造口导管(arrowhead)。
(B):1小时后POC MRI T2WI同一侧脑室层面示侧脑室未扩大(arrow),脑室造口导管相比1小时前更难显示。
Figure 2:84岁女性患者,因面部下垂入院,左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病史。
(A):轴位头颅CT平扫显示左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陈旧性脑梗死(arrowhead)。
(B、C): 1天后颅脑POC MRI平扫(B)DWI和(C)ADC图像显示左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急性梗死(arrow),梗死部位位于之前CT平扫显示的陈旧性梗死区的前方。
Figure 3:74岁女性,左侧肢体无力和右眼凝视。
(A): 头颅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B-D): 2天后行POC MRI,(B)DWI、(D)T2WI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伴扩散受限(arrow)和T2WI呈异常高信号(arrowhead)。
Figure 4:89岁女性患者,车祸后多处外伤。
(A):即时头颅POC MRI平扫,DWI序列无明显异常。
(B):1天后,使用固定3TMRI扫描仪在进行DWI成像示点状急性梗死累及双侧半卵圆中心(arrow,左侧受累)。
研究发现,ICU检查的周转时间缩短了,但在急诊科进行的检查周转时间并没有缩短。此外,POC MRI的图像质量远低于标准MR图像虽在预料之中,也直接表明了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相关工作人员如技师、护士也需要经过适当培训才可上岗。
在另一项研究中,Sheth等人对50例ICU患者使用床旁便携式MRI检查,包括卒中或颅内出血、脑肿瘤、创伤或covid-19相关精神状态改变的患者。同一组研究团队还对56例脑出血患者和4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以及40例健康对照患者的便携式MRI与常规CT和MRI进行了比较, 发现便携式MRI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7% 。 POC MRI为患者节约了大约37分钟时间,包括患者在ICU准备转运、转运至固定MRI检查台上、进行MRI检查、并将患者送回ICU病房的时间。
03 POC MRI面临挑战
虽然,当前的研究成果是令人喜悦的,但低场强便携式磁共振仍面临着挑战,特别是在 受限的信噪比 方面。扩散加权成像是急性颅脑MRI检查最关键的序列之一,扩散加权成像依赖于场的同质性来收集和处理数据。便携式MRI的图像质量较低,目前正在不断努力通过提高高性能梯度系统和深度学习模型以降低图像噪声。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颅脑MRI相比,目前最先进的颅脑MRI检查技术确实有很大的提高,超低场强MRI的图像质量也将变得更好。
04POC MRI 临床应用优势
与床旁CT相比,POC MRI 优势如何呢?便携式CT可以带到神经危重症监护病房的病床旁,患者 不需要院内转运。 图像质量足以诊断脑积水或较大的颅内出血。 但对于以缺血性卒中、缺血-缺氧损伤或毒性代谢性疾病为主的神经系统急症,MRI比C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05POC MRI 投入临床的可行性
从医院手术的角度来看,POC MRI可节省卫生系统成本。虽说购买成像设备很昂贵,但这一成本可以多年摊销。此外,当患者从ICU转移到标准固定MRI时,ICU护士需全程陪同患者待在磁共振科室,检查完成后才能陪同患者返回病房。该ICU护士在此时间段内不能照顾任何其他病人。
从影像科角度来看,ICU患者经常被插管并与许多线路相连,需要额外的护理,并且将患者移至或移开MRI检查床也需要3-4个工作人员。同时,ICU护士必须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确保所有的设备都能正常工作。
如果POC MRI具有良好的图像质量和易于操作,这些人员成本就可以避免。ICU护士可留在ICU确保患者病情稳定,标准固定MRI也将有更多的能力来为其他病人进行成像。 POC MRI最显著的作用是减少院内转运,降低意外拔管、线路移位和其他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安全是诊疗的首要任务。
作为放射科医生,我们每天都在查看工作站呈现给我们的图像,却忽略这些“图像”是经过了巨大努力和许多过程才能出现在我们的显示器上。阅片时,我们时常会抱怨床旁检查图像质量差,但POC MRI技术有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机会。Kuoy等人的研究对于POC MRI技术的临床实践至关重要。 POC MRI的目的是改变医疗决策,改善神经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预后。
06POC MRI 展望
POC MRI可通过提供更便捷的床旁图像采集,在促进危重症患者的即时成像方面发挥作用。在出现运动伪影或可疑的细微发现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1.5T或3.0T固定MRI扫描仪进行后续成像。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培训,选择体质适宜、可控制身体运动的患者,以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POC MRI的准确性、临床适应症和对其可能获益的患者。POC MRI与头颅CT平扫相比的临床应用优势、POC MRI与传统的固定MRI的一致性、显示神经系统细微病变的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确定POC MRI的适当性和指导临床选择患者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