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分析发现,仅有停药时抗HBc水平与复发独立相关。
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更加精准化、个体化,药物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临床治愈”一直都是慢乙肝治疗的理想终点,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获得了“临床治愈”。但随之应运而生的问题是,临床治愈后能维持多久,面对不同类型的复发,我们该采取怎样的策略,预测临床复发的因素又有哪些。
在“复杂肝病论坛”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作“乙肝临床治愈复发再治疗效果、转归及预测因素研究”学术分享,肝胆相照平台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研究背景
目前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指南均将“临床治愈(HBsAg清除或转换)”作为最高治疗目标。HBsAg清除可极大地改善预后,可使肝癌发生率降低60倍,并且HBsAg清除者中70%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善。这与防止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这一终极治疗目标一致。但是,关于临床治愈后的持久性、以及复发再治疗成功率及转归如何,目前研究尚少。
(1)Peg-IFN治疗获得HBsAg清除后的持久性
2005-2017年IFN联合NA治疗实现HBsAg清除,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的238例患者,随访时间21-597周,中位时间160周,结果提示:累计复发率9.66%(18例次),实际复发率6.72%(16例)。但当时对复发的定义尚模糊,故提出,HBsAg复阳和(或)HBV DNA复阳[1]。
(2)NA和Peg-IFN治疗获得HBsAg清除后的持久性
研究目的:探索NA、Peg-IFN±NA治疗HBsAg清除后的持久性。1381名患者接受了长达10年单用NA或1年的Peg-IFN联合NA的方案,共55例获得HBsAg清除,中位数随访96周。其中有10例复发,2例重新开始治疗[2]。
(3)经Peg-IFN治疗获得HBsAg清除者复发再治疗效果
一项会议摘要报告显示:21例经Peg-IFN治疗获得HBsAg清除停药后HBsAg复阳(HBsAg均<4IU/ml,HBV DNA均<20IU/ml),经Peg-IFN再治疗17例(81.0%,17/21)获得HBsAg清除,13例(61.9%,13/21)获得HBsAg转换,2例(11.76%,2/17)再次复发[3]。
总体来说,不同治疗方案诱导的HBsAg清除稳定性较好,82%-90%的患者保持了HBsAg清除;复发者再治疗的有效性、转归如何的研究尚少。因此,陈新月教授团队基于前期研究累计获得的复发队列,对复发者的再治疗效果和转归情况进行了系统性、前瞻性的研究[4]。
研究设计及结果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回顾前瞻双向性队列。纳入基于Peg-IFNα治疗获得临床治愈但出现复发的患者。
临床治愈定义:停止治疗后随访12周或以上,仍维持病毒学应答(HBV DNA< 20 IU/ml),HBeAg阴性,HBsAg清除(HBsAg<0.05 IU/ml)或转换(Anti-HBs≥10 IU/ml),肝脏生物化学指标正常。
复发定义:获得功能性治愈的患者在停药随访中出现HBsAg和(或)HBV DNA复阳,并且间隔4~12周后复查仍阳性,则确定为复发。
本研究纳入2005-2017年接受Peg-IFN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获得功能性治愈的患者238例,至2021年8月,共纳入358例,共有32例出现复发,复发概率8.94%。
研究结果1:HBsAg清除后复发类型多样
32例复发者在停药后18-375周(中位数48周)出现复发,依据首次确认复发时HBsAg与HBV DNA是否复阳进行分类。
Ⅰ型:HBsAg阳性,HBV DNA阴性(18例,56%);
Ⅱ型:HBsAg和HBV DNA均阳性(7例,22%);
Ⅲ型:HBsAg阴性,HBV DNA阳性(7例,22%)。
大多数复发患者HBsAg、HBV DNA水平均较低。
研究结果2:部分复发患者存在S区变异或NAs耐药
对复发时或随访期间HBV DNA>1E+3 IU/ml的6例复发者进行相关变异测序及耐药检测,其中3例患者检测到了HBV S区的变异;1例患者存在HBV P区耐药变异。
研究结果3:复发者再治疗情况
根据患者意愿,复发者主要采取以下临床干预措施:
(1)立即开始治疗:共有15例,其中9例应用Peg-IFN单药或联合NAs治疗,8例再治愈;3例应用NAs治疗,均未再治愈(除外3例Ⅲ型复发者);
(2)先观察,出现病情变化再治疗:17例复发后先观察,8例出现病情变化,其中5例开始再次启动治疗,4例Peg-IFN单药或联合NAs治疗,3例再治愈,1例未获HBsAg清除;1例NAs治疗,HBsAg未清除。
总体复发后再治疗者转归情况
复发后经治疗再次达治愈标准并停药的患者共11例,其中8例随访12-230周仍维持功能性治愈,另外3例再次复发,第二次复发时间依次为治疗终点后33、244和52周。2例基于Peg-IFN治疗后再次获得功能性治愈,目前停药后分别随访12和196周,仍维持功能性治愈;1例应用TDF治疗,HBV DNA阴性,HBsAg仍低水平阳性。
12例复发后未治疗者的转归情况为:6例患者随访42-269周(中位138周)HBsAg和(或)HBV DNA波动在较低水平,未引起肝功能异常及疾病进展;3例HBsAg和(或)HBV DNA有不同程度上升(>3log);1例HBsAg自发清除,继续随访12周HBV DNA及HBsAg均阴性;2例HBV DNA自发清除,目前分别随访至225和269周HBV DNA及HBsAg均阴性。
研究结果4:复发患者转归情况
2例复发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经再治疗后均复常;3例AFP间断性升高,波动于7.12-9.97ng/ml,未见进行性升高;肝脏超声、FibroScan检查,未见疾病进展及肝硬化、肝癌发生。
研究结果5:复发相关预测因素
(1)复发组与非复发组之间的抗HBs水平:基于本研究的358例临床治愈队列,32例复发者定义为复发组,236例未复发者在治疗结束及停药后48周(根据复发时点中位数为48周)留有临床资料,定义为未复发组。结果提示:1)在停药及停药后,抗HBs水平在复发组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均<0.001)。2)两组抗HBs水平停药后均降低,其中复发组Anti-HBs水平下降程度更大(0.3897±1.62 vs. 0.1389±0.2844 log10 IU/mL,p=0.032)。
(2)复发组与非复发组之间的抗HBc水平:1)在停药及停药后,抗HBc水平在复发组均低于未复发组(p均<0.05)。2)再次复发的3例患者中有2例在第一次复发时检测了抗HBc水平,均低于检测下限(<2.00 log10 IU/ml)。
抗HBs和抗HBc水平均可作为复发的预测指标,两者联合预测价值更好,AUC可以达到0.83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67%和90.62%。
(1)抗HBs水平研究:Yip TC等人研究显示抗HBs增加自发HBsAg清除后的持久性,但对NA治疗获得的HBsAg清除持久性不是必须的[5]。Li, M. H等人对HBeAg阴性患者接受IFN-α为基础的治疗后获得HBsAg清除者进行研究,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巩固治疗<12周(OR 0.061;95%CI,0.008-0.468;P=0.007)及停药时HBsAb水平(OR 0.120;95%CI,0.026-0.548;P=0.006)均是HBsAg复阳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HBsAg持续阴性的HBsAb水平的阈值为62mlU/ml,AUC 0.687(95%Cl,0.577-0.798;P=0.005)[6]。
(2)抗HBc水平研究:Wu Y等人的研究纳入了73例通过基于PEG IFNα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复发组16例,未复发组57例。未复发组的基线和停药时HBcAb水平均显著高于复发组(P=0.023,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仅有停药时抗HBc水平与复发独立相关。AUROC分析发现停药时HBcAb水平>2.3386 log10 IU/ml的患者更不易复发[7]。
研究结论
(1)乙肝临床治愈后复发类型多样,除外Ⅲ型复发这一特殊复发类型,I型和Ⅱ型复发总的再治愈率为64.71%(11/17)。Peg-IFN组的再治愈率可达到84.62%(11/13),显著高于NAs组(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但仍应关注再次复发及特殊复发类型的临床现象。
(2)停药终点的Anti-HBs和Anti-HBc水平均可作为复发的预测指标,两者联合预测价值更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86.67%和90.62%。
(3)尽管临床治愈后部分患者出现复发,但大多数复发者HBsAg、HBV DNA水平较低,极少引起生化指标异常,12例未治疗者随访42-269周(中位数177周)未见明显疾病进展。32例复发者短期随访内均未见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
[1]Wu Y, Liu Y, Lu J, Cao Z, Jin Y, Ma L, et al. Durability of interferon-induce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seroclearance.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 18: 514-6.
[2]Lok AS, Zoulim F, Dusheiko G, et al. Durability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Loss With Nucleotide Analogue and Peginterfer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ol Commun. 2019, 10;4(1):8-20.
[3]Wu FP LRLY. Short-term Peginterferon alpha re-treatment induced a high functional cure rate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recurrence after cessation of Peginterferon alpha-based regimens. EASL2021. (2021)
]Lin X, Song A, Lu J, et al. Study on the Retreatment, Outcome, and Potential Predictors of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ce of Hepatitis B After Functional Cure. Front Immunol. 2022, 4;13:879835.
[5]Yip TC, Wong GL, Wong VW, et al. Durability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seroclearance in untreated and nucleos(t)ide analogue-treated patients. J Hepatol. 2017 Oct 6:S0168-8278(17)32332-2.
[6]Li MH, Yi W, Zhang L, et al. Predictors of sustained functional cure in hepatitis B envelope antigen-negative patients achieving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seroclearance with interferon-alpha-based therapy[J]. J Viral Hepat, 2019, 26 Suppl 1: 32-41.
[7]Wu Y , Wang X , Lin X , et al. Quantitative of serum 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 is a potential predictor of recurrence after interferon-induce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learance.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21 Apr;54(2):238-244.
专家简介
陈新月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第五届-第七届全国委员,北京医学会肝病学会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为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临床及机制,对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个体化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承担及参加国家、北京市重点课题研究多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0余篇,SCI收录26篇
任《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实验及病毒学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国肝脏病杂志》 、《传染病信息》、《北京医学》等多种杂志编委
中央及北京市干部保健专家
整理/肝胆相照平台 审校/陈新月教授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