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18F-FDG PET/CT诊断腹腔淋巴瘤1例

2023-02-01 10:01   武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组织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分为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对放化疗相当敏感,大多无需手术治疗。

病史摘要

男,83岁,发现右下腹包块半月余,消瘦3kg/半年;否认疼痛及发热。(2022/01/05)外院CT示:右中腹占位(8.3cm),间质瘤?并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

既往史:前列腺增生术后10余年,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否认高血压、糖尿病、乙肝史。

PET/CT影像图

99861675214954325

(图1)腹腔占位,代谢异常增高

9791675214954837

(图2)腹腔占位,代谢异常增高

23711675214955041

(图3)腹腔占位,代谢异常增高

39441675214955492

(图4)腹腔占位,代谢异常增高

76751675214955706

(图5)腹腔占位,代谢异常增高

53761675214955926

(图6)腹腔占位,代谢异常增高

磁共振影像图

33071675214956260

T1WI 及T2压脂序列

1481675214957578

T2WI常规序列

37281675214957772

DWI ADC序列

97741675214958085

MRI增强序列

影像诊断:右侧腹腔巨大肿块,代谢异常增高,考虑为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肉瘤?恶性间质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建议穿刺病理学检查明确。

病理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腹腔淋巴瘤诊断要点

临床特征及病因

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组织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分为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对放化疗相当敏感,大多无需手术治疗。故术前明确诊断对指导患者治疗尤为重要。

腹膜后淋巴瘤与其他部分淋巴瘤相似,亦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其中起源于B细胞占70%以上,T细胞起源次之。淋巴瘤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易隐匿,多表现为全身症状,低热、腹痛、腹胀、消瘦、乏力,非特异症状,少数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与其他原发恶性肿瘤的恶液质相比,淋巴瘤症状往往较轻。

典型腹膜后淋巴瘤呈较均匀肿块,其MRI特征性表现为T1WI像上相对脂肪为低信号,相对肌肉为稍高信号强度。于T2WI像上相对脂肪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强度,相对肌肉为高信号强度,DWI(弥散加权成像)为呈特征性均匀的高信号影,少见出血、坏死、囊变、钙化,增强扫描显示轻度-中度均匀强化。病灶位于腹膜后大血管周围,胰周间隙,肠系膜广泛性淋巴结肿大,呈均质融合性分叶团块状,包绕、侵犯周围动静脉血管,与包绕血管形成典型“三明治征”;该类淋巴瘤具有相对典型影像表现,诊断并不困难。

腹腔淋巴瘤相对少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误诊为其他腹膜后软组织肿瘤。

与其他肿瘤鉴别

① 腹腔转移瘤:多发且较少环形强化,腹腔积液多见。转移淋巴结多自原发灶按淋巴引流区域顺序转移,不典型的淋巴瘤往往容易误诊为转移瘤,特别是年龄较大者。

② 腹膜后恶性间叶组织肿瘤:该瘤为腹膜后较常见肿瘤之一,可有脂肪、钙化、中心坏死、强化明显。但少有包绕血管及脊柱的现象。

③神经源性肿瘤:MRI信号常不均匀,在 T2WI像上呈明显高信号,肿瘤中心容易发生囊变坏死,可伴有钙化,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④ 结核性肿块:发病年龄20~30岁多见,因淋巴结干酪样坏死,95%MRI增强时呈环形强化,伴有腹腔积液时,因其蛋白含量较高,于T1WI像上显示高信号影。

淋巴瘤治疗进展

新药新方案

1.R-CHOP方案:R-CHOP方案治疗存在高危因素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的疗效仍然较差,尽管R-CHOP+X在PHOENIX研究 和ROBUST研究 中均以阴性结果而告终,但是如何突破R-CHOP方案治疗的瓶颈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2.双特异性抗体:双抗类药物既可识别B细胞淋巴瘤的抗原,也可结合T细胞,从而破坏肿瘤细胞,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 ADC药物:目前针对B细胞淋巴瘤的ADC药物也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随着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陆续在中国获批上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但在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而且也在逐渐尝试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NK/T细胞淋巴瘤等类型的淋巴瘤。

5.小分子靶向药物及表观遗传调控药物 :各种小分子药物如维奈克拉、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表观遗传调控药物等,在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淋巴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6.细胞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随着CAR-T治疗的出现,传统的放化疗模式受到了挑战,但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 logous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作为重要的治疗策略,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

参考文献:

[1]刘军,全亚洲,曾晓兵,郭苏晋等.腹膜后淋巴瘤MRI表现探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4,35(6):543-545.

[2]刘卫平,朱军.2021年淋巴瘤治疗进展[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2,8(01):94-98.

以上内容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淋巴瘤,影像,诊断,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右肺中叶不规则结节,PET/CT诊断机化性肺炎1例
    打开APP 武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 罕见甲状腺异位癌一例【武汉高尚医学影像】
    打开APP 武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 咯血发现支气管动脉畸形一例【高尚医学影像】
    打开APP 武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